2024-11-01 18:10:09 | 帮帮网
该专业主要学习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树立社会工作的价值理想,学习和掌握开展社会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掌握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考研方向共有3个,分别为社会工作专业方向、社会学专业方向、社会保障专业方向。
考试科目、就业及推荐院校:
1、考试科目。
全国统考: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或者英语二(以各校招生简章为准)。
专业课: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
2、就业。
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专业社工机构等。
3、推荐院校(参考学科、专业排名列举的部分)。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江南大学。
南昌大学、山西大学、辽宁大学、重庆大学、井冈山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长江大学。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准备考研,考什么专业比较好呢的相关内容。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考研考以下专业比较好:社会工作是什么专业问题一:社会工作专业到底是什么专业啊?社会工作学的东西还算很多的、社会学、社会工作导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什么的。在大城市比较好就业、国家十二五规划计划要有7.2万的社丹工作者。不过工资还是比较低的、在发达国家的社会地位很高。问题二:社会工作专业所属的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分别是什么二级问题三:大学里专业社会工作是干什么的大学里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主要
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是什么?社会学专业该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教育、科研机构、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研究与调查,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发展研究与预测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研
社会工作学专业是学什么的社会工作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社会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福利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1913年,由美国教授葛尔溥在上海私立沪
社会工作专业是本科还是专科社会工作是本科专业。根据本科专业目录,社会工作专业属于社会学类下设专业。专业代码:030302,修学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有: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专业简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
社管是什么专业社管就是社会管理专业,也叫做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介绍相对于法律、计算机这样的热门专业而言,社会工作这门专业是报考学生不为熟知的领域,录取分数一般处于该专业所在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的水平。社会工作本科就业前景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学生可从事高校、党校、民政、劳动、计生委、外事、管理咨询公司、文化新闻出版等单位工作。社会工作本科学习课程
社会工作硕士与社会学社会工作方向研究生的区别社会工作研究生根据培养类型可分为“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学硕士社会工作方向)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硕士MSW)。1、培养目标的区别。“学术性学位”(academicdegree)与“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
社会工作硕士院校排名社会工作硕士院校排名如下:排名第1~10的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的社工很强,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搭起来了。排名第11~20的是: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
在南京大学读研是种怎样的体验?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之一,其研究生教育质量也备受认可。在南京大学读研是一种非常充实和有意义的体验。首先,南京大学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教授和学者。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教学上也非常有经验。学生们可以与这些优秀的导师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获得宝贵的指导和启发。其次,南京大学的学术氛围浓厚
2023-07-13 17:59:00
2023-07-13 16:28:05
2024-06-17 00:54:09
2023-07-13 02:37:16
2023-08-29 13:49:12
2024-06-21 11: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