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15:44:52 | 帮帮网
2024年广西体育高考改革政策为不分文理科,采取3+1+2高考模式。
广西是第四批高考改革省份之一,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成绩构成: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总分4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广西高考政策改革影响:
志愿填报难度增大。新高考改革目前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省分也是刚刚开始改革,缺少很多的历史经验和参考数据,如何选择选考科目才能与未来心仪的专业更加匹配,志愿填报是如何选择院校及专业,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挑战。
对高校来说,首先要探索在新高考改革制度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校的培养方案,做好招生专业的内涵建设,优化学校人才的选拔标准,另一方面,高校也需要加强自身的宣传,转变传统的招生模式,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招生渠道,以此提升招生宣传的时效性和效果。
2024年按“3+1+2”模式
“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门,不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考试含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1”指考生从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任选1门;“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考生还须按照要求参加相应专业考试。
选择性考试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
关注二
思想政治等4门学科按等级赋分
全国统考按教育部规定时间组织考试,选择性考试(又称等级性考试)与全国统考同期安排。待条件成熟时每年提供2次外语科目考试机会。
考生总成绩由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
其中,全国统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关注三
实行“院校+专业组”录取模式
2024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普通类专业依据考生总分(含考生总成绩和加分分值,下同),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体育类、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总分及相应专业考试成绩,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
关注四
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和选择性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要求,
合格性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1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6门。
合格性考试内容为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内容为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广西2021年启动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年基本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新的考试招生模式录取新生。
从 2024 年起,广西的高考将按照 "3+ 1+ 2" 模式进行。考试科目包括 3 门全国统考科目和 3 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3" 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 门, 不再分文理科;"1" 指考生从物理和历史 2 门科目中任选 1 门;"2" 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任选 2 门。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考生还须按照要求参加相应专业考试。
选择性考试科目理论上可从 12 种组合中自主选择高考科目,保障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科目、选择报考专业的权利。
1、应该了解新高考的相关内容。看起来有很多变化,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文科生理科生了,而是由学生自己选择三门课程。科目还是传统的政、史、地、物、化、生,浙江省多了一门技术,学生在这6门或7门科目中选择三个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将来和语数外的分数一起记入高考总分。
2、按照6选3的'科目组合,一共有20种可能。那么哪种组合能让学生考出最好的成绩?这个就必须具体分析了。
3、你要知道,决定成绩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学生对科目的兴趣,一个是考这门课的难度,或者说你的竞争对手有多少。竞争人数的多少是和高校招生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挂钩的,从这个表格就看得出来,选择物理化学的人是最多的,还有重点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都选择了物化生,也就是传统的理科。因为很多好的大学都要求这三门科目。
4、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学校或者专业,那么你就可以根据那个学校或专业的需求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如果你想上顶尖大学,物化是必须选的;如果你的要求没有这么高,高中学校也不是重点高中,那么最好避开高手云集的物理科目,可以选择化学或生物让自己未来更容易挑选学校和专业,其他的科目挑擅长的选择。
5、另一种选择方式就是按兴趣来选了,兴趣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以为高考是高中的事,其实并不。在初中,学生就会接触到高中学习的六门科目中的五门,只有生物是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在高中学习中,很多学生会自然的抵触生物这门课,不敢选择它,但生物相比于物化两门课,还是稍微容易考一点的。而很多学生在初中就有偏科的倾向,我相信如果你连初中相对简单的知识都讨厌的话,高中这门课的知识你更加接受不了,因此偏科的科目最好不要选。
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帮帮网。上海高考时间2023具体时间表格上海高考时间2023如下: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将于2023年1月6日至8日举行。2023年1月20日,市教育考试院将公布考生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同时公布2023年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填报最低控制分数线。2023年春考仍然由统一文化考试和院校自主测试两部分组成。参与2023年春考招生的25所院校均为市属本科院校,招生专业均为各
吉林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到2024年,初步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考试总安排:考试组成部分: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山西:高考录取如期顺利进行7月23日,我省高考一本B类院校的录取正在进行。省招考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本B类院校的录取预计25日结束。按照安排,接下来我省将陆续进行一本B类院校、二本院校投档录取、高职(专科)投档录取。目前,与一本B类院校的录取同时进行的,还有于7月22日至24日进行的二本A、B类院校的志愿填报工作。我省接下来高考录取安排如下:预计8月5日左右结束二本A、B类院校的录取工作;
2024年高考选科要求是怎样的?2024年广东高考选科要求如下:第一类:必限1门选科。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第二类:必限2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第三类:必限3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3科。第四类:不提选考科目要求。考生任意选考科目都可以报。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注意事项:1、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
安徽2023年是新高考吗安徽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2023安徽是老高考,但是安徽新高考改革从2021年开始,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可以自己选科,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有利于更好地选拔人才。2023年安徽高考是新高考吗2023年安徽高考不是新高考,安徽新高考启动时间:2021年,执行时间:2024年,3+1+2模式。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
2023安徽高考用什么卷全国几卷2023安徽高考用全国乙卷。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下面小编整理了详细关于安徽高考试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2023安徽高考试卷是哪套2023安徽高考用全国乙卷。安徽属于高考难度噩梦模式地区。高考试卷难度第5档地区(噩梦模式)山东,四川,云南,安徽,广西,山西。安徽高考试卷总分及各科目分值安徽高考总分750分。语文
山东公开首批新高考选科数据选考最多是地理齐鲁网11月10日讯作为全国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我省从2017级高中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如今,首批进入新高考改革的2017级高中生已经完成选科,开始了走班。那么,山东省2017级学生选科情况如何?哪些组合选择的比例最高?哪些组合选择的人数最少?11月9日,山东大学举办第十四届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0余所中学校长应邀参加。
安徽2021年高考时间具体安排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了解到,2021年安徽高考时间已公布,安徽高考安排在6月7日-6月8日期间举行。考试具体安排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高考复习策略——学会总结归纳每年的高
2023-12-25 17:11:08
2023-07-01 09:56:22
2023-05-29 08:02:24
2023-08-02 11:19:27
2023-12-20 12:58:10
2023-07-26 16: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