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 03:15:17 | 帮帮网
齐鲁网11月10日讯 作为全国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我省从2017级高中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如今,首批进入新高考改革的2017级高中生已经完成选科,开始了走班。那么,山东省2017级学生选科情况如何?哪些组合选择的比例最高?哪些组合选择的人数最少?11月9日,山东大学举办第十四届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0余所中学校长应邀参加。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在论坛上披露了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权威解读。
“6选3”,高中生最喜欢老文综
2017年秋季新高考改革启动后,山东高考不再按照传统分文理科,而是全国统考语数外三科,另外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出3科来参加等级考试,并计入高考成绩。新高考放开选择权之后,“6选3”一共有20种组合。这20种组合,我省首批“吃螃蟹”的高中生会作何选择?
官方数据显示,20种组合中,选择最多的组合竟然是“老文科综合”,即政治、历史、地理,2017级的547031名学生中,一共89067人选考,占比16.7%。排在第二的则是“老理科综合”,即物理、化学和生物,全省共69919人选择,占比13.11%。排名第三的是历史、地理和生物,共59944人选择,占比11.24%。
选择人数最少的组合是政治、历史和物理,全省共4219人选择,占比仅为0.79%。其次是政治、地理和物理,全省共6220人选择,占比1.17%。再次是政治、物理和生物,全省共6927人选择,占比1.30%。
近7成!单科选考最多的是地理
官方透露的数据显示,2017级全省学生总数为547031人,已经选科的学生为533405人,其中,选择人数最多的科目是地理,全省选考人数为361975人,占比67.86%;其次是生物,全省选择人数为308442人,占比57.83%;排名第三的是化学,共265607人选择,占比49.79%;历史排名第四,264861人选择,占比49.61%。
之前各方高度关注的物理科目,全省共210815人选考,占比39.52%;选考人数最少的科目是政治,共188514人选择,占比35.34%。而根据今年5月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关于公布2020年拟在山东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公告》,2020年拟在山东省招生的高校中,46.61%的本科专业对物理科目提出了“选考要求”。如果加上44.03%的不限选考科目的专业,那么,选考科目含物理的考生,2020年将可以报考90.64%的本科专业。
近4成考生选考物理,会不会太少?
有网友认为,山东4成考生选考物理,低于预期,担心影响人才培养。对此,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解释说,物理本身并非必考科目,而是选考科目。并非所有山东学生都选物理才算多。物理选考人数的多少,是由高校提出的专业选考要求所决定的。
文科好考?事实并非如此
另外,很多人以为选择文科就会好考,张志勇说,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做了连续三年的分专业招生计划统计,每年的理工招生计划占比60%。”张志勇表示,高校每年在山东投放的理工类专业计划数量最多,学生的录取机会远远高于非理工类专业。
以2018年为例,各高校在山东省投放理工类、文史类本科计划分别为165543个、46800个,而理工类、文史类报考考生分别为272820人、144600人,报考理工类、文史类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分别为60.7%、32.4%。“文科录取最低控制线比理科高出70分,报考文史类的考生上本科高校的难度远远高于报考理工类的考生。”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理工类毕业生需求保持高位并持续增加。根据2017年度《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人才需求最多的是理工类专业,2017年山东省高校理工类本科专业平均就业率比其他本科专业高8.44个百分点,就业优势更为明显。
校长支招
“6选3”要遵循三项原则
在选科方面,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林宝磊表示遵循三项原则:“尊重兴趣+结合实力+回望规划”。
“兴趣和能力之间,一定要优先考虑能力。”林宝磊说,学校在正式选科之前会进行几次模拟。“初步确认学生的优势学科,再及时跟进指导。”为了帮助学生做出科学选择,中学普遍加强了对学生的选课指导。林宝磊表示,除基础学业课程外,山东省实验中学还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学业体验课程、融合拓展课程等,多方面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的选科原则是,选择“学得好的;我要学的;竞争小的。”他认为,学生选择某一选考科目的依据应该是自己的优势学科,同时该学科竞争比较小,当然还必须考虑大学专业的招生要求。
而在选科之后的“走班”方面,林宝磊表示,为了保证教学管理的稳定性,山东省实验中学采取了“固2走1”的办法,即语数外这三科不走班,而在另外选择的3科中固定两科组成一个班级,另外一门学科进行走班。记者了解到,这种走班思路是省内很多优质高中采取的通用方式,像济南的山师附中、历城二中、济钢高中等,外地的临沂一中等,都是采取这种模式。冯定应也表示,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家长中加强新高考宣传,开展‘7选3’摸底,开展学考模拟报名三次。”
宁夏新高考从哪年开始启动?又从哪年开始实行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宁夏新高考实行时间,供大家参考!
省份 | 启动时间 | 实施时间 |
宁夏 | 2019年入学高一新生 | 2022年 |
高考科目有哪些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的文化课考试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普通高中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长,从上述6个科目中选择已参加合格性考试且成绩合格的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
上述6个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均由自治区统一组织实施。
1.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普通高中学习的关联度,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发展。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14个科目文化课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
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考试内容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分值计入高考总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语文、数学、外语、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8个科目文化课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实验操作技能测试只设合格性考试。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文化课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3个科目实验操作技能测试由自治区统一组织实施。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5个科目文化课考试由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帮帮网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的文化课考试设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普通高中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要求和自身特长,从上述6个科目中选择已参加合格性考试且成绩合格的3个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上述6个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均由自治区统一组织实施。
考试时间安排。各科目合格性考试分散安排在高中三个学年完成,随学随考随清。等级性考试与普通高考同期安排,首次开考时间为2022年。自治区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每次全科开考,允许不合格的学生有一次补考机会。等级性考试每年度只提供一次考试机会。
成绩呈现方式。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毕业或高中同等学力认定依据时,以“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方式呈现;作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依据时,以原始分提供高校录取使用。等级性考试成绩以该科目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为赋分的前提条件,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照等级方式呈现。设A、B、C、D、E五等21级。A、B、C等按15%、30%、3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D等比例不低于20%,E等比例不超过5%。合格性考试成绩长期有效,等级性考试成绩当次有效。
外省(市、区)转入我区并符合宁夏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相关条款,转出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证明,经我区审核后予以承认;等级性考试必须参加我区组织的考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按照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要求,结合宁夏实际,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努力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灵活多样、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制度,为服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质教育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改革的基本出发点,通过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引导社会转变思想观念,促进高中学校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进课程管理与教学组织方式,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2、坚持公平公正价值取向。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基于统一高考基础上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和诚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3、着力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遵循人才选拔与培养规律,增加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机会,为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提供机会,为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提供机会,促进科学选才。
4、坚持统筹谋划稳步实施。统筹谋划义务教育阶段升学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高考综合改革制度设计,确保综合改革有序衔接、稳步实施。
(三)改革目标。
2016年启动实施区内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积极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考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推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在高校自主招生中使用。2018年启动实施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2019年启动实施宁夏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2022年基本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www.bbshu.com2024年广西体育高考改革政策2024年广西体育高考改革政策为不分文理科,采取3+1+2高考模式。广西是第四批高考改革省份之一,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上海高考时间2023具体时间表格上海高考时间2023如下: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将于2023年1月6日至8日举行。2023年1月20日,市教育考试院将公布考生语文、数学、外语考试成绩,同时公布2023年春季考试招生志愿填报最低控制分数线。2023年春考仍然由统一文化考试和院校自主测试两部分组成。参与2023年春考招生的25所院校均为市属本科院校,招生专业均为各
2024年高考选科要求是怎样的?2024年广东高考选科要求如下:第一类:必限1门选科。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第二类:必限2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2科。第三类:必限3门选科。考生必须同时选考规定的3科。第四类:不提选考科目要求。考生任意选考科目都可以报。2024年高考选考科目注意事项:1、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由各普通高校依据教育部2021年新修订
吉林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实行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到2024年,初步建立起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考试总安排:考试组成部分: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
2024年高考政策2024北京高考新政策如下:1、考试类别分为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所有科目均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等级性考试。2、考试科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3门科目。3、
安徽2023年是新高考吗安徽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2023安徽是老高考,但是安徽新高考改革从2021年开始,2024年将进行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可以自己选科,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有利于更好地选拔人才。2023年安徽高考是新高考吗2023年安徽高考不是新高考,安徽新高考启动时间:2021年,执行时间:2024年,3+1+2模式。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
本文目录一览:1、河南什么时候实行新高考制度?2、2024年高考政策3、2024高考复读生政策?河南什么时候实行新高考制度?根据最新的消息,河南省将于2024年开始实行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在此之前也会逐步推出相关政策。关于河南2024年高考政策的变化,目前尚未有具体细节公布。但是可以根据全国高考改革方案中已经确定的内容进行预测。例如取消文理分科、增加选考科目等措施都可能会在河南省内得到落地实
新高考有几批?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什么是新高考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
2024-06-26 22:27:09
2024-06-20 13:41:29
2024-06-30 17:06:54
2024-06-26 23:56:29
2024-03-06 01:10:59
2024-06-25 03: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