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大学哲学专业,读完以后找什么类型的工作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大学哲学专业,读完以后找什么类型的工作
纯哲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政府、非政府组织(NGO)、智库、国际组织等机构的编辑工作。在这些领域,他们能够运用自身的哲学知识和分析能力,为组织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哲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成为作家或自由撰稿人,撰写有关艺术、时事等方面的文章。
此外,哲学专业的学生也有可能成为评论家,不仅限于艺术评论,还可以涉及时事评论等。在科研领域,他们可以参与哲学相关的研究工作,而教书则可以成为他们另一选择,传授哲学知识。这些岗位通常会明确要求主修哲学专业,有时也要求有其他学科的辅修。
对于那些主修哲学、辅修其他学科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前景更为广阔。他们可以进入金融行业,成为咨询公司的分析师,或是银行、投行的分析师。此外,在法律行业,他们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例如法律顾问或律师。媒体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可以担任记者或编辑,运用自己的哲学思维进行新闻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哲学专业的学生还具备一些有利的职业前景。例如,他们可以进入行政岗位,成为政府或企业的重要管理者。在人力岗位方面,他们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例如人力资源经理或招聘经理。此外,哲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创业,凭借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创一番事业。
总体来说,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多个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不仅能够运用自己的哲学知识,还能发挥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社会做出贡献。

大学读哲学专业以后的出路在哪
本人哲学专业本硕共七年,所在院校不便提及,以免给母校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我以我周围同学的经验,来回答关于哲学专业毕业后出路的问题。起初,我们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但后来在导师们的反复教导下,渐渐把这个问题看淡了。毕竟,哲学本身的地位不应被轻易质疑。本科阶段,我们班级共有29人,大部分选择的道路大致有:(1)继续深造,考研率极高,约20人考取了研究生,这一数据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也未能超越;(2)考公务员,大多数人回到家乡;(3)进入国企,少数人进入当地知名国企,但后来跳槽去了私企,具体原因不详。研究生阶段,我们专业仅剩四人,其中一人进入高校担任辅导员,考取了博士,成为老师;一人回乡成为公务员;其余两人(包括我)直接步入职场。总的来说,大致有三个方向:(1)继续深造或出国,进入高校;(2)公务员占多数;(3)直接就业,包括国企和民企,部分人在民企创业。
那么,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其实,这个问题背后隐含的是——学哲学有什么用?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本科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是哲学史,接触大量哲学家的思想。要深入了解,还需课下阅读原著(中文版),找到自己欣赏的哲学流派。研究生阶段,继续深入研究某个流派或哲学家的思想,阅读原著多为英文版。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系学生积累的是各种思维模型和视角,这使得他们在逻辑思维和大方向上表现出色。这些思维能力在工作中能迅速发现问题,并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当然,这些仅是大致方向,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只能提供一个简单的参考。
大学学哲学专业出来做什么工作?(就业率、方向、范围、收入)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大学学哲学专业出来做什么工作?(就业率、方向、范围、收入)的相关内容。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一:咨询/顾问
职业概况: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以知识和人才为资本的咨询企业逐渐兴旺起来,其革新能力、创造精神以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的咨询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端人才越来越抢手,如一些高级市场、策划、项目管理类人员等。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咨询业基层队伍不断扩大,但塔尖人物还是难以寻觅,甚至有企业开出3万元的月薪来求得资深的项目管理经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见,咨询业已经成为高薪的象征,从总体来说,其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好的“钱景”,其中咨询经理和专业顾问等职位已经步入“金领”行列。
薪酬水平:职位不同薪酬也会有所变化,一般咨询、顾问行业平均薪酬在3500元/月。
专家建议:求职者如果要投身于咨询业,不妨从最底层做起,如咨询员,有时也被称为“咨询助理”,其职责就是在专业顾问身边负责一些辅助工作,例如调研、分析报告等等。尽管这些这些事情看起来有点琐碎,但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咨询顾问,做咨询员应该是唯一的起点。
求职者如果想成为咨询业中的高薪一族,一般来说要具备三年以上咨询工作经验,曾经独立管理、策划并运作咨询项目,并有管理团队的经验;具备出色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就业方向二:行政/后勤
职业概况: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薪酬水平:2000-5000元/月不等。
专家建议:每家公司针对HR,针对行政都有公司不同的需要。而且大家要特别清楚,HR也好,行政也好,如果不能与公司的需要相结合,就是没有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所以不能一味的抱怨。
如果你是非常有能力,对公司的HR和行动有见解的人,那你能做的是带领老板的思路,给他建议并让他能够接受,并尊重你的专业和建议。如果你不是,你不能说服老板,你只好是被动的,服从的。
就业方向三:学术/科研
职业状况: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知识劳动和知识要素正在成为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知识所依附的主要对象,即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责任重、贡献大的人,收入明显提高,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与一般劳动者的薪酬水平的差距,在市场供需调节过程中日渐扩大,科研事业单位中集聚着大批的高科技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以及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也处于快速变革之中。
薪酬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模式悄然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以资历为中心的薪酬模式,逐步被以绩效、岗位为中心的薪酬模式取代。对特殊人才施行的特殊薪酬制度,正走入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中。
就业方向四:编辑/文案/作家
职业状况:据估算,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而传统媒体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现在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大轮换,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
薪酬现状:不同职位不同地区的薪酬有所差异,一般助编工资大概2000左右。要是大网站的编辑最高可以拿到8000左右。
专家建议:网络编辑是技术与人文之间的桥梁。他们不仅是技术平台的运用者、操作者,也是信息的人文价值的开掘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编辑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把关人”,更是一位思想者,这就对网络编辑的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业方向五:教育/培训
职业状况:教育、培训业无疑是当今市场最具诱惑力的一块蛋糕,在其他传统行业逐渐步入微利时代的今天,教育、培训业却以“低投入、高产出”的巨额赢利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薪酬现状:老师薪酬比较固定,但培训师薪酬随课程时间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差异很大。
专家建议:近几年来,国内培训业突飞猛进,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培训作为一个产业已经初见端倪,但我国缺乏大量的本土优秀企业培训师。
———————————————————————————————————
毕业生薪酬指数: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77%的哲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0%。按照十分制计算,哲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2.毕业2年薪酬指数:63%的哲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4%。按照十分制计算,哲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15,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3.毕业3年薪酬指数:55%的哲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6%。按照十分制计算,哲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2.9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
应届就业率指数:
哲学专业毕业生中,69%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30%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7.0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
发展前景指数:
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17%,51%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20,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偏下。
工作舒适度指数:
46%的哲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3%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88,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上。
帮帮网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帮帮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
www.bbsh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