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05:05:26 | 帮帮网
机械类的专业主要有以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分别解说如下。
(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该专业主要包含两个方向,机械制造和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主要负责机械的加工工艺、及机床相关知识,机械设计偏向机构功能设计。理论来说制造去工厂,设计去研发部门。除非设计能力很强,都不是高工资专业。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该专业分焊接、铸造、冲压等,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比,相差不多。其中铸造环境更差。也不是什么高工资专业。
(三)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该专业名称和化工、流水线有关,主要方向设备维修,生产线制造、维修。同以上,不是什么好专业。
(四)车辆工程汽车设计及制造的,相对前几个,该专业前5、6年算好专业,如能进大众系、日系车企,收入还不错。从2018年开始下滑严重。
(五)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除了学习机械外,增加不少电的学科,专业和自动化有相通之处,学了该专业可以朝电上转,对PLC应用设计,新技术应用有益。支持学习该专业。
(六)工业设计工业设计,学习工业设计知识、造型知识、色彩、人机工程等。是一个有创造性的新兴专业,近年发展很快,支持学习该专业。赚钱多少不知,但序号1-5都不高。
最后说下,据说华中科技大学学机械的,个个都是计算机高手,单凭机械想做好工作,高薪不太现实,必须朝计算机上转,至少机电结合。另外我对工业设计专业不太了解,但是一个新兴的富有创造性的专业,我认为值得学习。
请问自考机电一体化工程本科科目?自考机电一体化工程本科科目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70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7)、大学语文(04729)、英语(一)(00012)、高等数学(工专)(00022)、工程力学(一)(02159)、机械制图(一)(02183)、机械制图(一)(实践)(02184)、机械设计基础(02185)、数控技术及应用(02195
2021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专科学校排行榜 高考填报志愿时,2021全国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专科学校排情况是广大考生以及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专科大学排名,来看一下!2021全国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专科大学排名根据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得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中位居前三
2021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专科学校排行榜 高考填报志愿时,2021全国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专科学校排情况是广大考生以及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专科大学排名,来看一下!2021全国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专科大学排名根据中国大学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得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中位居前三
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都开设了什么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设备、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现代控制工程、机加工实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训、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大学物理大学物理是广播电视大学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
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开设了哪些专业?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专注于工程类和机械电气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其教育体系包括多个专业和部门。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系,专注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教育,以满足行业需求。机械与电气工程系则提供机电技术应用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数控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也在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计算机应用与管理工程系涵盖了计算机应用和电子
2021年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大学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是很重要的,关乎一个人以后的从业方向,所以在选择专业之前要好好分析一下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那么2019年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就业前景及方向怎么样呢?1.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培养目标面向民用航空部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机务人才。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适应中国由民航大国
机电一体化自考本科科目,说的尽量准确一些,谢谢一、自考机电一体化专业自考本科科目课程设置及使用教材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教材名称1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
哪些二本大学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较强?1、沈阳工业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1985年由沈阳机电学院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原为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建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专业学位类别。学校现有师资队伍1313人,其中院士2
2023-07-13 17:59:00
2023-07-13 16:28:05
2024-06-17 00:54:09
2023-07-21 13:50:35
2023-07-21 14:05:52
2023-07-13 02: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