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帮帮网小编整理了广州大学本校有什么专业 中国哪所大学的建筑系较好的?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1。今年我看到 英美文学研究方面只录取了一个人,好害怕啊
- 该校不是211/985,更不是外语名校,报考这个学校的学生,水平和基础相差不大的,有什么好害怕?
2。请问指定书目该如何复习最高效呢
-- 建议看看该校最近三年真题,这样复习就靠谱点了,注重基础!!!
3。二外
日语难度要达到多少级呢?中级吗?
- 难度结余N2 和 N3 之间,靠近N2;
4。复试的时候,二外日语考察的形式是怎样的呢?是日语笔试呢还是日语听力还是日语口试呢?
- 二外考察笔试为主,也考察口语等,难度不大;
5。除了复习指定书目之外,还需要做其他练习材料吗?
- 考试是考察基础,只看一两本书容易把自己局限,思维和视野不容易打开;有时间、有精力可以看看本领域其他好的专著;
6。复试时,提问的具体类型是如何的?
- 好好复习吧,老师的问题不会那么容易让你猜到,基础好了才能不变应万变;
7。大神有真题吗?我想心里有个底要看什么,想知道具体题型
- 真题你想办法跟在该专业读研的师兄、师姐买吧,他们校内途径多点,只要肯投入一定会买到的!

中国哪所大学的建筑系较好的?
转载,仅供参考。
序号 学校 本科合格有效期 硕士合格有效期 首次通过评估时间
1
清华大学 2004.5-2011.6 2004.5-2011.6 1992.5
2
同济大学 2004.5-2011.6 2004.5-2011.6 1992.5
3
东南大学 2004.5-2011.6 2004.5-2011.6 1992.5
4
天津大学 2004.5-2011.6 2004.5-2011.6 1992.5
5
重庆大学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6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8
华南理工大学 2006.6-2013.6 2006.6-2013.6 1994.5
9
浙江大学 2004.5-2011.6 2004.5-2011.6 1996.5
10
湖南大学 2004.5-2008.6 2004.5-2008.6 1996.5
11
合肥工业大学 2004.5-2008.6 2004.5-2008.6 1996.5
12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04.5-2008.6 2004.5-2008.6 1996.5
13
深圳大学 2004.5-2008.6 1996.5
14
华侨大学 2004.5-2008.6 2004.5-2008.6 1996.5
15
北京工业大学 2006.6-2010.6 1998.5
16
西南交通大学 2006.6-2010.6 2004.5-2008.6 1998.5
17
华中科技大学 2003.6-2007.5 2003.6-2007.5 1999.5
18
沈阳建筑大学 2003.6-2007.5 2003.6-2007.5 1999.5
19
郑州大学 2003.6-2007.5 1999.5
20
大连理工大学 2004.5-2008.6 2004.5-2008.6 2000.5
21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2004.5-2008.6 2000.5
22
昆明理工大学 2005.6-2009.6 2001.5
23
南京工业大学 2006.6-2010.6 2002.5
24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06.6-2010.6 2002.5
25
武汉理工大学 2003.6-2007.5 2003.5
26
厦门大学 2003.6-2007.5 2003.5
27 广州大学 2004.5-2008.6
(2004年有条件通过,2006年中期检查通过) 2004.5
28
河北工程大学 2004.5-2008.6
(2004年有条件通过,2006年中期检查通过) 2004.5
29
上海交通大学 2006.6-2010.6 2006.6
30
青岛理工大学 2006.6-2010.6 2006.6
前四位就是“老八校”里所谓的“四大”,接下来的就是“四小”。
建筑学专业排名及建筑老八校简介
我们俗称的建筑老八校,就是那四大:清华、东南、同济、天大;四小:重建工(现并入重庆大学)、哈建工(现并入哈工大)、西冶(现改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前四所院校学术渊源深厚,师资力量强盛,后四校一般都是52年院系调整合并出来的学校,主要是为了平衡全国各地区的建筑院校布局。
清华大学建筑系,由闻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创建于1946年。近60年的时间,名人辈出。治学一向以严谨称著,重视理论,学生基本功扎实。加之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国际交流频繁,而对于学建筑的人而言,交流比课堂上听的、书本上看的重要得多!其建筑藏书量之巨,恐无其它高校能出其之右。
东南大学建筑系成立于1927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建筑系,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是全国公认的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发源地。中国建筑界四大奠基人其三出自东大(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寯,后三人都来自东大)。历史之悠久,实力之雄厚,自不用多言,培养出的人才举不胜举(老八校的建筑或多或少都与东大有关,清华的精神领袖吴良镛、同济的领军人物戴复东、天大建筑的鼻祖徐中都是来自东大),但东大建筑近年在中国建筑界的地位在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悠久辉煌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人们总是希望她能更好。其次,既无天时地利更缺人和,清华天大占尽天时,同济有上海作为后盾占尽地利,近年来国际交流不断,东大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才济济,然一山难容二虎,何况东大何止二虎,加之历史积怨重重,教学方法固步自封,近年来人才流失严峻,所以造成今天的不景气。加之,东大建筑系是人事纷争的“战场”:细观东大建筑研究所和
建筑设计院都相对稳定,而且屡有佳作,惟独建筑系纷争不断,围绕两次系主任的选举,各派势力互不相让,明眼人都能看出每逢换届,东大就会走人就会出事。而且,东大建筑系等级森严,气氛压抑,弥漫着一种没落贵族的感伤情调,讲究师承关系,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矛盾重重,前两年一批很有才华的年轻教师集体出走南大自立门派就是其中之一。原因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叙之,总之,东大既然既无天时地利又无人和,衰败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大有好多年轻有为的教师去了南大,这也并不意味着东大实力的削弱,从另一方面讲是其实力的加强;再说,走了一批,另一批又将浮出水面。有人说清华强,那时因为那个建筑系在清华;同济强,是因为同济在上海。我见过很多同济的毕业生,顶尖的也不过如此,与东大同级的顶尖生没法比。而且我接触的现在的东大在校本科生,他们的学习态度,能力与长进,令师兄师姐们汗颜。东大要解决的问题是南京对上海、北京、广州的问题,是如何在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城市,挑战大都市建筑系的问题:是在没有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在建筑界立稳脚跟的问题。但是,天时地理也是个双刃剑的问题,个人认为南京的确是个非常适合做学问的地方,东大处于南京,也有一定程度的好处。很多学校,例如清华、同济、华南理工等,就是由于地理经济上的原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忙于赚钱,东大的老师机会相对少,这样一来埋头做学问的时间就多了,反而轻易出成果。看看东大建筑研究所近年佳作不断,可以看出在中国他还是数一数二的!
同济的建筑,是最难以让人道尽的。想到同济,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筑。但是,同济最强的,不是建筑而是桥隧与土木。桥隧是中国当仁不让的老大,而土木之强,中国除清华之外恐无人能超越。建筑非同济最强,甚至不如其胞兄城市规划。同济的建筑就如其所在城市-上海一般:海派味十分浓。人们说同济: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设计。的确,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同济的学生比其它一些高校建筑系的学生更早接触道实际工程(说白就是当画图工),所以很多人都忙着创收(一般的同学大四以后的学费基本上可以自己挣了)。因此很多人忽略了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大家都说同济的学生画的图很美丽,效果图做得很棒,但是只会画图成不了建筑师!同济的确培养了不少人才,但是就以设计能力而言,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除了是老一辈的戴复东(戴还是东南出来的,郑时龄只算个建筑评论家,罗小未是个建筑理论家)能和清华的马国磬、胡邵学;东大的齐康、钟训正,天大的彭一刚;年轻一代亦没有如东大出来的张永和,天大出来的崔恺一样的明星建筑师。同济的校风已经遭到许多人的批评,包括本校的老师。尤其是研究生的教育,金钱已经充斥其中。但是同济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对外交流频繁,和国外的建筑教育已经接轨;还有就是同济请得动大师,像文丘里,安藤忠雄,马里奥.伯塔等均来同济做过报告;学生个性张扬,作品很有个人主张倾向(这对学建筑的人非常重要!)。
天津大学建筑系在52年院系调整后,来自中心大学(东大的前身)建筑系的徐中走立刻任,大刀霍斧进行改革,带来了中大严谨治学的校风,后辈人才不断。天大的学生手头工夫精彩,所以相对比较守旧。而且,近年学校的教师忙于出书赚钱(近年的出版建筑书除了建工社之外,就数天大第一),无法潜心教学,质量每况日下,加之一批老教授如彭一刚、聂兰生等徐徐退出一线,而中青的教师又一时难以补上,所以天大的建筑走下坡路在所难免。
重建工曾经很辉煌过。一度是教育部唯一一所建筑类专门高校。但是,今日早已辉煌不再。重建工,她处于祖国的大西部,坐落于山城重庆,在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教为落后的城市,能支撑起一片天,是相称不轻易的,尤其是不能与其他的外地的学术机构构筑起良好的学术氛围,但重建仍旧为祖国的建筑平衡建立了支点,这是难能可贵的。今日的重建工的领导都是建筑史出身的,相对设计能力薄弱,随着一批老教师的退休,年轻老师又显得稚嫩,所以重建工现在属于青黄不接的一代。任何一个建筑院校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学科,或受于传统,或由于地域因素。重建工的山坡建筑和高层建筑就颇具特色。而且重建工的毕业生不是做设计的,更多的是做设计师的领导(很多地方的建设局、规划局的领导都来自重建工)。
哈建工和同济有点像,它最为强盛的
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和给排水专业,都可以位居前三名。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其建筑风格一直深受前苏联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后,一些毕业于日、韩的建筑师陆续来校任教,使学校的建筑实力有所提升。但是,学校却并不工于设计,一直没有出产过一位真正的建筑大师一直是该校的一块心病。地域的原因,学校和国际上的交流相对较小,同样陷入了重建工和西冶的尴尬。
西冶,唉~,假如不客气得说已经没落到八校的最末了,甚至给一些后起之秀赶上,例如:深大、合工大、浙大等。明显的失去了当年的霸气。虽然西冶的学生还保留着过去老牌土建院校的一些基本功,学生近年在国际上的一些比赛中获奖不少,就像古都西安一样,设计风格过于守旧、中庸,缺乏大胆前卫的构思,鲜明的个性。
华南理工建筑近几年在海内冒升得很快,得益于一批年轻富于才华的建筑师从外国归来,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国现代建筑史上,不少大师级的人物都是诞生于广东,例如夏世昌、陈伯齐、莫伯治、佘畯南等。华工偏于南隅,似有与世无争的鹤骨仙风,不如中原之院校,浮躁、好争斗。
关于大学转专业,我是广州大学的新生,希望师兄师姐帮帮忙吧..谢谢..!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关于大学转专业,我是广州大学的新生,希望师兄师姐帮帮忙吧..谢谢..!的相关内容。
转专业就2个办法:
第一种方法:
就是要求班级学习成绩前3-5名的允许转。个人申请---学院同意并推荐---拟转入专业的学院审核(个别的要面试)---学校领导签字--教务部备案--正式转入。此方式存在走后门隐患。
第二种方法:考试
1、学生转专业每学年集中审批一次,申请时间在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最后两周。
2、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二学期末,根据转入专业的办学条件,分文、理科向全校公布转入专业的接受名额。
3、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原则上参加选拔后各专业转出人数一般不得超过所在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转入人数不得超过转入专业当年招生数的3-5%。
4、学生本人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转专业申请表》,由学院审核同意后统一报教务处。
5、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并办理相关手续后,申请人(不包括满足转专业条件第1、2条者)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参加教务处组织的文、理科选拔考试。考试内容:理科为数学、英语。文科为英语,有的大学再加政治,有的加考计算机。到学校自己就知道以往都靠什么课程了。测试成绩按文、理科分别排序,并根据排序的结果由申请人依次挑选自己要求转入的专业。
(一)在校本科生在完成大学一年级课程,进入二年级之前,理由充足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充足的理由包括:1、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学生。2、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3、通过转专业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材,且参加学校的选拔,选拔合格者(多数都用这一条)。
(二)不具备条件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条件包括:1、新生入学未满一年者;2、二年级及以上者;3、各类委培,代培生未经委托单位同意转专业者;4、艺术类、体育类考生,跨文、理科类别转专业者;5、跨高考录取批次转专业者;6、已办理试读手续者;7、曾转专业或转学者;8、专科升入本科者。
(三)转专业的学籍管理:
1、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原则上按照入学时的年级所适用的学籍管理细则进行管理。
2、学生转入新的专业后,必须完成转入专业的教学计划方可毕业和获得学士学位。
帮帮网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州大学本校有什么专业 中国哪所大学的建筑系较好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
www.bbsh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