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帮帮网小编整理了香港承认内地的大学文凭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香港承认内地的大学文凭吗
香港承认大陆的大学学士文凭包括但不限于: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
中山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
中南大学。这些大学的毕业生在申请香港优才计划时可以享受额外的加分,这显示出香港对这些大学的高度认可。
首先,这些被香港承认的大陆大学都是在国内乃至全球享有较高声誉的高等教育机构。它们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因此得到了香港教育机构的认可。这些大学的学士文凭在香港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可以作为申请香港高校研究生、就业等的重要依据。
其次,香港与这些大陆高校之间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例如,
香港中文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
香港科技大学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也增强了香港对这些大陆高校及其学历的认可。
此外,香港教育局认可大陆全国高等
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的认证,该网站列出的大学均被香港承认。这意味着,只要是在学信网上可以查询到的大学学历,香港都会予以认可。这为大陆学生在香港求学、就业等提供了便利。
总之,香港承认的大陆大学学士文凭众多,这些大学都是在国内乃至全球具有较高声誉的高等教育机构。香港与这些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并认可大陆全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认证。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香港对大陆大学学士文凭的广泛认可。对于想要在香港求学或就业的大陆学生来说,选择这些被香港承认的大学将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大学招生分数线内地比外地低
看看这篇文章吧
考生基数在增长
省教育厅某知情人士说,浙江的生源素质好,每年许多外省院校招生时,都愿意追加面向浙江的招生计划。但正如人们看到的,浙江的高校数量本来就先天不足,浙大四校合并后,虽也有几所部委属院校下放在省内,增大了面向浙江的招生量,但总的说来,“外援”还远远不够,只能靠自力更生。省内短短几年,以超常规的手法创办了近20所本科二级学院,30多所高职院校,千方百计扩大高校招生量,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居高不下的分数线,除了受高校招生数的制约外,另一个制约因素是考生群体。考生基数大,招生数又没有大的突破,分数线自然就会人为抬高,这道理很明显。今年浙江考生已达到18万,净增3万,而最近几年恰逢省内高中毕业生的高峰期,考生基数的自然增长,一定程度抵消了高校的扩招增量,要维持高录取率,难度可想而知。要彻底扭转浙江考生录取分高的现象,还得依赖于全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根本改革。
随着高校录取工作拉开大幕,考生们翘首盼望着自己填报志愿的命中率,尽管,在居高不下的分数线面前,他们已作出了某些权衡,无奈地作出了退让,但受考生志愿填报的集中程度影响,各校的录取线仍会面临大的波动,每年有相当一部分的高分考生还会在激烈的“比拼”中落马,这种现象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在浙江的考生感叹“生不逢地”的同时,我们能不能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让他们在现有的招生规则中,享受自己最理想的求学梦呢?
浙大招生没减少
浙大作为在浙高校老大哥,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读者说,去年该校面向浙江本科招生4700人,今年只有3000人,人家扩招,浙大是不是缩招了?对此,浙江大学招生负责人说:社会上认为浙大四校合并后,面向浙江的招生数反而比以前减少了,这完全是一个误解。以今年为例,浙大从教育部获得的总招生计划有11000人,只有15%面向外省招生。除了四校区招生3000人外,面向省内招生的包括
浙大城市学院2200人,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1500人。在四校合并之前,原杭大、浙医大、浙农大作为省属院校曾与外省院校对换招生计划,今年浙大同样与外省院校对换了500多个计划。
换个角度,浙大要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从避免“近亲繁殖”的角度考虑,也不可能全部面向浙江招生。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浙大的扩招主要体现在:利用现有的办学资源,每年以30%的比例扩大研究生教育。2001年度的研究生总招生量近5000人。扩大研究生教育,浙大有自身未来发展的考虑,同时也为了适应浙江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说别的,这几年省内高教事业大发展,仅今年高校教师就缺口3000多人,社会对硕士生的需求就更大了,浙大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新闻链接
我省高校录取工作昨日开始。这几天,网上公布的全国各省录取线对比着实令浙江考生吃了一惊:全国统一高考却不统一分数线录取,各地划出的分数线差异极大!在众多省市中,浙江的分数线之高,仅次于山东等省,同居于“高分不胜寒”之列。
以今年文科第一批本科录取线为例,全国平均分508分,低于该平均分25分的地区是:宁夏(459)、北京(454)、河南(454)、西藏(390);而高于平均分25分的地区是:山东(580)、浙江(543)、湖南(539)、河北(537)。即使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仍有100分左右的差距!这100分,意味着数万名考生因为地域原因将遭遇完全不同的升学命运。同样一个500分的考生,在北京可顺利升入重点大学,而在浙江,他只有入读民办本科或专科的份。
虽然,由于全国高考模式多样,今年浙江等18个省市实行了“3+X”模式,北京等一些地区实行的是“3+2”模式,但除广东等省满分900分外,大多数省市的高考总分值仍都是750分,因此,录取分数线仍有一定的可比性。
缘何水涨船又高
我省高考录取分数居高不下,也有不少个人的因素。某些外地院校在浙招生招不足,下一年就把名额调配到了别的省市。有的考生就喜欢挤在家门口读,水涨船高,本省高校录取线就攀升。
实录一 同样分数,有人上清华
今年毕业于西北某重点大学的小姜,当年考分超出了重点线10多分,可等待她的却没有多大选择:京津沪等地高校每所学校只面向浙江招可怜的10多个、20多个学生,激烈竞争的结果自然轮不到她;退而求其次,选择本省的本科院校吧,可心有不甘。最后,她选择了到西北上大学。全寝室数她分数最高,外省同学不无惋惜地告诉她:“这么高的考分,在我们这里完全可以上清华。”
等待小姜的还有另一种地区差异的遗憾:身处内陆地区,她发现,信息的封闭、观念的相对落后,使得她的大学生活像一汪静水。工作后,她偶然和学妹们联系,发现母校因为连续几年没有在浙江招满学生,已经停止面向浙江招生了。听到这一消息,她不知该欣喜还是惋惜。
实录二:没有把握,留在本省吧
“天南海北”(指的是天津、南京、上海、北京)情结一直是浙江考生填报志愿的热点。但每年,这些省市的高校面向浙江招生数并没有很大的增长,相当一部分心向往之的考生在分数没有占绝对优势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把求学的目标留在了本省。
小楼是杭州某重点中学的理科生,今年考出了635分的高分,可他家几经商量,把第一批的第一志愿选在了浙江大学,第二、三志愿也均选择了杭州附近的高校。小楼的父母说,不是他们地域观念强,而是北京的名牌大学在浙招生分数线很高,万一没有录取,这么高的分数要落到第二批未免太可惜了。再说,儿子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父母,如果让他到东北、西北读书,未必能适应艰苦的环境,思来想去,还是杭州最好……
分数线前不平等
生不逢地说
高考本应是最体现公平的。可大家都在考一张考卷,仅仅因为所在地区不同,就要面临不同的升学命运,太不公平了。难怪每年高考前,都有同学挖空心思地想把户口迁往一些偏远省份,明摆着嘛,同样一个分数,在浙江说不定连专科线都上不了,在某些地区却能轻轻松松地入读北大、清华,这合理吗?
取消特权说
分数线的高低,一定程度是当地教育水平的反映。我们浙江历来是耕读传家,教育水平高,分数线高一点也在情理之中。西藏、宁夏等分数线偏低,我们都可以接受,但教育水平堪称全国楷模的北京,其录取线如此之低,就让我们不服了。凭什么,北京的考生就能享受特权?看一看吧,北大、清华每年投给浙江的招生总额不过区区200人,却大把大把的指标向北京考生倾斜、扩招。这种特权主义应该尽快取消。
现状分析说
录取分数线的高低除了当地学生的考分基础外,还与高校的招生数密切相关。浙江这几年录取率升得算快了,记得五年前上大学时,只有30%的录取率,今年已升到了65%以上,但你细心分析一下,现在的上线考生,大多在金字塔的基座上有量的扩充,居金字塔上层的本科分数线依然居高不下。本来浙江和外省相比,高校数量偏少,又逢上浙江大学的四校合并,重研究生教育,本科招生量自然难有大的作为。
寻根探源说
高考分数线全国不统一,叫了很多年了。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最终解决问题,我看,要靠整个高考制度和户籍制度的根本改革。现行的招生分配格局,计划摊派的痕迹很浓。如果取消了政府对招生名额的计划管制,高校拥有充分的、不受社会左右的办学和招生自主权,甚至可以自主命题或自主选择命题,分数线不公平的问题也许也就不复存在了。换一种角度说,如果高校实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宽进严出”,那么,求学的公平性即使在入学门槛上有所倾斜,也会在实际求学中予以修正。
帮帮网
内地生报考香港都会大学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毕业后好找工作吗?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内地生报考香港都会大学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毕业后好找工作吗?的相关内容。
据说内地生毕业后回到内地就业,找工作更加轻松,毕竟在李兆基商业管理学院是
英语授课,师资与课程更有国际视野。另外,由于学院的课程得到国际专业团体的承认,例如国际
会计师公会、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等等。学生获得学位的同时,能够豁免部分认证资格考试,例如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协会等等,省去了单独考取认证的时间。
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香港承认内地的大学文凭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
www.bbsh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