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澳门内地招生工作计划 工作方面

2024-10-12 23:33:07 | 帮帮网

澳门内地招生工作计划 工作方面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帮帮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澳门内地招生工作计划 工作方面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章程


2022年 陕西 师范 大学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 收费标准 、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育部有关规定和《陕西师范大学章程》,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招的要求,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 工作 (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办学类型为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中文名称为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或“陕师大”;英文名称为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SNNU。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 一流学科 建设高校。学校国标代码:10718。学校法定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99号,设有雁塔、长安两个校区。雁塔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99号,长安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第三条 本科招生的主要类别有:普通 高考 生,含 艺术 和 体育 类考生、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红烛计划(高校专项)、国家专项计划、内地 西藏 班、内地 新疆 班、国家民委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 就业 、少数 民族 预科学生;保送生、运动训练单招、香港中学文凭 考试 学生、澳门保送生、通过联招考试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和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 毕业生 , 学习 形式为全日制。

第四条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 毕业 要求,颁发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 证书 ;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 书 。

第五条 学 校招 生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的德智体美劳情况,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 学校成立本科招生委员会,根据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的文件要求,对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提出建议;对学校本科招生规模、招生计划编制及招生宣传工作提出建议;听取学校本科年度招生工作计划和总结;监督检查本科招生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七条 学校成立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招生工作,设立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以及主管部门和有关省级招委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根据国家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及有关规定编制并报送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制订学校招生章程;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组织实施学校招生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学校招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对录取的 新生 进行复查;组织学校单独招生考试和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并对考试安全负责,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对违规考生进行认定、处理,并将违规事实处理结果报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支持有关招生管理部门完成招生方面的其他工作;根据考生或者其法定监护人的申请,对高校有关招生录取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并给予答复。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八条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在保持各地计划总量相对稳定的同时,将招生计划的增量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质量好、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地区倾斜,使全国招生计划安排和分布更趋公平、科学、合理。为保持学校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性,学校在全国均安排招生。

第九条 根据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的指导性意见,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办学条件和对各地区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遵照教育部下发的有关来源计划需求建议,参考近年来各地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年度招生专业(类)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合理编制来源计划并报教育部审核,经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核对确认后向社会发布。

第十条 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单独招生、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少数民族预科(含新疆协作计划)结业生以及华侨、港澳台招生不编制分省计划。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红烛计划(高校专项)、国家专项计划、新疆南疆计划在本校年度招生规模内,单列编制来源计划。

第十一条 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公费师范生相关专业依照生源省需求,结合生源省招生计划规模编制分省招生计划;其他专业按照我校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所公布的计划编制办法编制。

第十二条 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本科招生规模内,预留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总数的1%。预留计划经学校研究确定后使用,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含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的高考加分)提档。按照顺序 志愿 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 平行志愿 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具体情况按照与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为准。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调档比例按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改革方案及有关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我校各类别招生项目均认可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的全国性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普通类招生各专业(类)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五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参考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其他有关补充规定。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参考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教师资格认定体检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 对于公费师范生与优师计划合并投档的省份,优师计划只录取有志愿考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的招生专业只招收有志愿考生,且考生须为非西藏户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按照《关于印发<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协议书>的通知》(教民司函﹝2008﹞63号)的要求,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的考生在 填报志愿 时除按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填涂有关表(卡)外,还需提交由考生本人、考生家长或监护人亲笔签名的《报考高等学校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书面申请,并于 高考志愿 填报结束后、高考录取结束前将申请书传真至我校本科招生办公室,同时电话告知并确认传真接收 成功 ,否则不予录取。

第十七条 对于符合我校录取标准的考生,我校按照投档成绩排队顺序进行录退。学校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安排专业(类),各专业(类)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报专业(类)志愿顺序安排录取专业(类)。在 内蒙古 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若有退档,排名在招生计划数以外的考生按投档成绩排序递补录取”的录取原则。

未被所报志愿专业(类)录取且服从调剂的考生,参考考生的相关科目成绩、特长及身体条件、综合素质纪实报告等综合考虑安排录取专业(类);未被所报志愿专业(类)录取且不服从专业(类)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专业(类)录取过程中,投档成绩相同时,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在投档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顺序志愿投档批次将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排序确定,平行志愿投档批次按投档位序确定。

第十八条 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录取原则:

对于采用“专业+院校”投档的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由高至低顺序进行录取,额满为止,不进行专业调剂。

对于采用“院校专业组”投档的进档考生,在符合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前提下,对进档考生按照本章程第十七条规定执行。专业调剂仅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进行。

第十九条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择优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第二十条 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各专业(类)不限制外语语种。我校所有招生专业(类)均无需口试成绩。

第二十一条 体育教育(公费师范生)、体育教育(师范)录取原则:考生生源所在省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投档后,我校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设定的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者,按照文化课、专业课成绩依次排序),对于未确定投档规则的省份,我校提档排序的成绩为专业课成绩。

第二十二条 我校红烛计划(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单独招生及艺术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项目,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订细化的相关招生简章及录取原则,按照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有关规定及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的2022年相应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三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新疆协作计划、国家民委专项计划、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具体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其中预科班 录取分数线 不低于我校普通类本科所在批次相应科类提档线下80分,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录取 分数线 不低于我校普通类本科所在批次相应科类提档线下40分。若所在批次我校无相应科类普通类参考线,参照我校提前批次相应科类普通类提档线执行。

第二十四条 国家专项、优师计划、保送生及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学生的录取办法及其他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执行。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五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陕西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 学费 和住宿费等费用,详见2022年新生缴费须知。如果上级部门或陕西省物价局调整当年本科生学费收费标准,我校将按照新标准执行。

第二十六条 公费师范生入学时须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书》,优师计划师范生入学时须签订《国家优师专项定向就业师范生协议书》,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入学时须签订《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培养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协议书》,否则将取消入学资格。

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和国家专项学生录取入学后的待遇及就业执行国家相关政策。 帮帮网

第二十七条 学校将组织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凡弄虚作假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八条 学生入学后按照所在年级专业(类)分流办法进行分流。

第二十九条 学校建立 “奖、助、贷、补、勤、免、偿”七位一体的精准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具体资助办法详见我校学生资助网()。

第三十条 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29-85310330,传真:029-85310188。本科招生信息网网址:。微信公众号: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邮编:710119。

第三十一条 学校招生工作全过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招生监督电话:029-85310302,举报邮箱:jiwsh@snnu.edu.cn。

第三十二条 若与教育部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政策不一致,以调整后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澳门内地招生工作计划 工作方面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陕西师范大学是一所办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院校,有心理学等省级特色专业,下面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一下“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此文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育部有关规定和《陕西师范大学章程》,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依法治招的要求,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办学类型为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中文名称为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或“陕师大”;英文名称为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SNNU。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国标代码:10718。学校法定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99号,设有雁塔、长安两个校区。雁塔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199号,长安校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

第三条 本科招生的主要类别有:普通高考生,含艺术和体育类考生、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红烛计划(高校专项)、国家专项计划、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国家民委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保送生、运动训练单招、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澳门保送生、通过联招考试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和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

第四条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要求,颁发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五条 学校招生工作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综合衡量考生的德智体美劳情况,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 学校成立本科招生委员会,根据教育部关于招生工作的文件要求,对学校本科招生工作提出建议;对学校本科招生规模、招生计划编制及招生宣传工作提出建议;听取学校本科年度招生工作计划和总结;监督检查本科招生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七条 学校成立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招生工作,设立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以及主管部门和有关省级招委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根据国家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及有关规定编制并报送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制订学校招生章程;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组织实施学校招生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学校招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组织学校单独招生考试和特殊类型招生考试工作,并对考试安全负责,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对违规考生进行认定、处理,并将违规事实处理结果报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支持有关招生管理部门完成招生方面的其他工作;根据考生或者其法定监护人的申请,对高校有关招生录取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并给予答复。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八条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在保持各地计划总量相对稳定的同时,将招生计划的增量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质量好、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地区倾斜,使全国招生计划安排和分布更趋公平、科学、合理。为保持学校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和合理性,学校在全国均安排招生。

第九条 根据教育部有关招生政策的指导性意见,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办学条件和对各地区人才需求的分析、预测,遵照教育部下发的有关来源计划需求建议,参考近年来各地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年度招生专业(类)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合理编制来源计划并报教育部审核,经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核对确认后向社会发布。

第十条 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单独招生、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少数民族预科(含新疆协作计划)结业生以及华侨、港澳台招生不编制分省计划。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红烛计划(高校专项)、国家专项计划、新疆南疆计划在本校年度招生规模内,单列编制来源计划。

第十一条 艺术类专业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公费师范生相关专业依照生源省需求,结合生源省招生计划规模编制分省招生计划;其他专业按照我校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所公布的计划编制办法编制。

第十二条 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本科招生规模内,预留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总数的1%。预留计划经学校研究确定后使用,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十三条 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提供的投档成绩(含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的高考加分)提档。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具体情况按照与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为准。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调档比例按照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改革方案及有关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我校各类别招生项目均认可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定的全国性高考加分优惠政策。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普通类招生各专业(类)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五条 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参考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其他有关补充规定。报考师范专业的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同时参考陕西省教育厅发布的教师资格认定体检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 对于公费师范生与优师计划合并投档的省份,优师计划只录取有志愿考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的招生专业只招收有志愿考生,且考生须为非西藏户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按照《关于印发<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协议书>的通知》(教民司函﹝2008﹞63号)的要求,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按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填涂有关表(卡)外,还需提交由考生本人、考生家长或监护人亲笔签名的《报考高等学校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书面申请,并于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高考录取结束前将申请书传真至我校本科招生办公室,同时电话告知并确认传真接收成功,否则不予录取。

第十七条 对于符合我校录取标准的考生,我校按照投档成绩排队顺序进行录退。学校按照分数优先原则安排专业(类),各专业(类)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从高分到低分按考生所报专业(类)志愿顺序安排录取专业(类)。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若有退档,排名在招生计划数以外的考生按投档成绩排序递补录取”的录取原则。

未被所报志愿专业(类)录取且服从调剂的考生,参考考生的相关科目成绩、特长及身体条件、综合素质纪实报告等综合考虑安排录取专业(类);未被所报志愿专业(类)录取且不服从专业(类)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专业(类)录取过程中,投档成绩相同时,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在投档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均相同的情况下,顺序志愿投档批次将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排序确定,平行志愿投档批次按投档位序确定。

第十八条 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录取原则:

对于采用“专业+院校”投档的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由高至低顺序进行录取,额满为止,不进行专业调剂。

对于采用“院校专业组”投档的进档考生,在符合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的前提下,对进档考生按照本章程第十七条规定执行。专业调剂仅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进行。

第十九条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可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按照投档成绩择优录取。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第二十条 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余各专业(类)不限制外语语种。我校所有招生专业(类)均无需口试成绩。

第二十一条 体育教育(公费师范生)、体育教育(师范)录取原则:考生生源所在省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投档后,我校按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设定的投档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者,按照文化课、专业课成绩依次排序),对于未确定投档规则的省份,我校提档排序的成绩为专业课成绩。

第二十二条 我校红烛计划(高校专项)、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单独招生及艺术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项目,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制订细化的相关招生简章及录取原则,按照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有关规定及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的2022年相应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三条 少数民族预科班、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新疆协作计划、国家民委专项计划、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具体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其中预科班录取分数线不低于我校普通类本科所在批次相应科类提档线下80分,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录取分数线不低于我校普通类本科所在批次相应科类提档线下40分。若所在批次我校无相应科类普通类参考线,参照我校提前批次相应科类普通类提档线执行。

第二十四条 国家专项、优师计划、保送生及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学生的录取办法及其他要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执行。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五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陕西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等费用,详见2022年新生缴费须知。如果上级部门或陕西省物价局调整当年本科生学费收费标准,我校将按照新标准执行。

第二十六条 公费师范生入学时须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书》,优师计划师范生入学时须签订《国家优师专项定向就业师范生协议书》,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学生入学时须签订《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培养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协议书》,否则将取消入学资格。

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师范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和国家专项学生录取入学后的待遇及就业执行国家相关政策。

第二十七条 学校将组织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处理。凡弄虚作假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八条 学生入学后按照所在年级专业(类)分流办法进行分流。

第二十九条 学校建立 “奖、助、贷、补、勤、免、偿”七位一体的精准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具体资助办法详见我校学生资助网(http://zzzx.snnu.edu.cn)。

第三十条 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29-85310330,传真:029-85310188。本科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b.snnu.edu.cn。微信公众号: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长安街620号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邮编:710119。

第三十一条 学校招生工作全过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招生监督电话:029-85310302,举报邮箱: [email protected]

第三十二条 若与教育部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关政策不一致,以调整后的规定为准。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澳门内地招生工作计划 工作方面

工作方面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工作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工作总结
主要内容包含:概述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工作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等.
二,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包含:工作目标,思路,重点工作及完成任务的保证措施等.
请各单位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以上工作,安排专人按时完成,在认真审核,签字后,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文本各1份(加盖公章)报送至党政办公室521房间,电子版发送至:wuhuajie@cau.edu.cn 或xbguo@cau.edu.cn.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06年工作总结
2005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都强调了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的建设,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食品学科的包容性非常强,它贯穿与农产品的种植,收获,保鲜,加工,包装,贮运的各个过程,可以说包含了食品从"地头"到"嘴头"的全过程.大力普及和推广农产品生产技术,保证食品安全,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一大的环境,是我们学院发展难得的机遇,但也赋予了食品学院更重的历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全院领导和教师,学生团结携手,在学院民主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等方面确实取得了很多令人鼓舞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有以下经验和体会.
一,学院总体情况: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拥有教职工108人,教授31人(包括院聘教授6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副教授38人(包括副研究员2人,高级实验师4人,高级工程师1人,院聘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 51%,学院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工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全院在校学生1190人,其中博士130人,硕士238人,专业学位学生近100人,本科生722人.现有博士后流动站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各一个,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6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和七个硕士点(其中一个为医学硕士点).设有教育部"211功能食品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和卫生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产品干燥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功能乳品重点实验室"等.十五期间共落实的主持国家"973","863"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十五"科技攻关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经费约2000万元.
二,取得的成绩与效果
1,学院党政工作
2006年,学院改选了党政领导班子,选举出罗云波同志任院长,陈明海同志任分党委书记,姜微波,郭顺堂,韩北忠同志任副院长.新领导班子上任后,认真组织党员和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强了制度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制作了学院中英文宣传片(DVD);每月定期召开一次院务会,并邀请学院工会和教师代表参加,对学院的人才引进,重大资金使用,重要决策等进行讨论,并及时在网上公布,保证了学院政务公开;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组织和支持各党支部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
2.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
为了拓宽学院研究方向,学院在原有的食品生物技术平台,农产品储藏加工平台,畜产加工平台,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平台,营养与食品安全平台,食品信息与工程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粮油加工平台,以植物蛋白和功能成分,大豆蛋白活性肽,粮油食品功能性质,粮油品质检测技术,粮油食品综合利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以期在传统粮油制品的功能性和标准化方面对我国相关产业做出贡献.
为了使我院科研产出的"质"和"量"在2005年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水平,扩大学术影响,提高论文的质量,早日实现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承担的"十五"国家攻关计划的基础上,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为纲领,积极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对国家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创新研究.学院组织学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团队,积极申报国家和各部位农产品加工方面的课题和项目,使今年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大幅提高.学院2006年全年结题11项,鉴定科研成果1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申请专利21项,授权专利1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1项,主持"863"项目5项,参加"863" 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参加19项;全年到账科研经费2100多万元,其中横向经费超过480万元.
3.研究生工作
为了加大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按照学校的要求,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由3年改为2年,2006年,第一批128名两年制硕士研究生除3人延期毕业外,其他都顺利毕业或提前进入博士研究阶段.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146人,博士研究生39人.研究生培养上,继续实行"严进严出"的政策,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没有通过论文评阅的研究生全部延期答辩,博士研究生答辩之前必需有SCI论文发表.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2006年毕业硕士研究生253人,博士研究生33人,校级优秀论文2篇.截至到2006年11月,被SCI,EI收录论文85篇(其中SCI62 篇,EI收录23篇,突破了2006年60篇的计划指标,预计全年SCI,EI论文可达到90篇,比去年增加50%),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4.008, 核心期刊230篇,其他刊物110篇,教材及专著40部.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提高研究生科研技能,增加研究生科研的产出,在院领导的帮助下, 院研究生工作组团结院研究生党支部,院研究生会,班级的力量,邀请来自国内外的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为研究生做了近10场专题报告和学术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效果和宣传效果,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欢迎,有力促进了本院学术交流,为推进本院科技进步和核心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建立了研究生网页,加强了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在2006年5月和8月分别接待了美国普渡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大叶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代表团,与我院研究生之间进行了学术交流.
4.本科生教学工作
为了迎接本科生教学评估工作,学员2006年度对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次自查,并在学校进行的抽查中多次受到表扬.开展了计划性的听课工作,要求学院副教授以上职称人员至少听课6门并写出书面听课感受,对上课教师表现出来的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这一制度的施行,加强了任课教师的责任心和课程对2006年度所有课程进行听课.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2006年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教改立项项目4个,本科生URP项目16项.针对本科生课堂教学多,实验少,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大实验课的比例,要求教授和副教授实验室对高年级学生开放,鼓励高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并实行导师制.目前2003级学生实习导师已全部确定,大部分学生已进入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为了保证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在全国普遍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2006年我院招收本科生160名(7个班),基本保持往年的规模,保证了本科生的培养质量,2006年毕业本科生278名,就业率达96.6%.同时,加强了本科生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06年6月接待了台湾宜兰大学本科生来访团共计40余人,与我院本科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座谈,这些活动也给大家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
5,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
2006 年,学院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公用实验室的设备不断增加,利用率逐步上升.教育部"功能性乳品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通过验收. "985"项目二期建设顺利;新建了"葡萄基因组学实验室"和"食品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新批准的"国家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实验室"(农业部,农市发(2005-14号)建设顺利.2006年学院引进教授2名,引进副教授1名,博士后1名,博士4名,充实了教师学院科研和教学力量.由于学院高级职称职位严重短缺,为了使已经具备了一定学术能力和水平的青年教师尽快晋升到相应职位,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和谐的学院科研和教学环境,我院在高于学校职称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实行了院聘教授和副教授制度.2006年有4名教师晋升院聘教授,1名晋升为院聘副教授,这些院聘教授和副教授在一年里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
6,学术交流工作
2006年8月,我院筹备了"首届两岸三地食品及生物技术研讨会和博士生论坛",来自台湾中兴大学,大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知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和博士生及100余人参加了本届交流大会,为促进两岸三地食品科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者, 博士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2006年9月,我院筹办了科协2006年年会第八分会场"科技创新与食品安全"中"分8.1和分8.2食品安全与合理膳食?转基因食品安全".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科学研究人员,企业家,学生等代表近4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尹宗伦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大0研究员主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程金根,南京农业大学院校长,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首席高级技术员,澳门特区卫生局《澳门医疗与健康》杂志执行副主编兼编辑部副主任,高级营养师尤淑瑞等特邀代表就我国食品安全的特点,转基因植物安全,改善公众营养,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等方面分别作了精彩报告.人民网对会议进行了现场直播.本次会议不仅扩大了我院的影响,也实现了"科学家与公众,科学家与政府,企业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科技经济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这一宗旨.
6,国内外合作
为了加快学院的基础建设和科研工作,提高学院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学院自合并以来,积极需求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多方合作.除继续保持与上海爱普公司,中粮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合作外, 2006年学院与国内外著名大学,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增强.和"金麦郎"集团,爱芬食品(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雨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互润(国际)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北京邦尔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合作进展顺利.2006年学院共接待来自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来访人员共20余批,这些合作与交流, 不仅大大改善学院的试验条件,而且也为提升中国农业大学在国际国内的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
8,学生工作
学院学生工作丰富而多彩.在"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建党八十五周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学习中,都举办了相关活动.开展了"优良班风","优秀支部","党旗在我心中"等活动.在原有社团的基础上,成立了"饮食文化协会",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学院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2006年,共发展新党员 112 名(本科生 80 人,研究生 32 人);举办了2 期党课培训班,共有 160人考试合格.加强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对本科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学院共有 422人获得单项专项奖学金, 35人获得社会工作奖学金, 24 人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63 人获得三好学生称号.2005-2006学年获得全国单项比赛一,二,三等奖各 1 项.2006年发放奖学金 63.4万元,获奖比例为34.2 %,救助困难学生 54名,共计经费7.532万元.有 33人获得2006年国家助学贷款.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本科生做了10场报告会.这些工作加强了学院领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密切了与同学们的关系,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9.学院社会服务功能
学院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发挥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以往的服务"三农"实践,在多个方面积极拓展新途径,探索新模式.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三农"结合非常紧密的企业对接,为企业注入科技和人才资源,以产业发展辐射和带动更多农民致富,联手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2006年3 月我院与密云县互润集团将密云张北镇作为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我校和北京市有关领导对这一探索寄予厚望.2006年11月,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工党支部与本科04级第三党支部与密云高岭镇高岭村开展"红色1+1"活动,就高岭村缺乏先进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板栗,核桃病虫害严重,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农民收入不高的问题,我院支部邀请了我校工学院农业土壤专家迟仁立教授就当地板栗种植,病虫害防治,核桃嫁接技术,土壤虚实耕作技术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进行了精彩的讲述,并解答了村民们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将精心准备的,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书籍和光盘资料增送给该村党支部.这些共建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2006年7月,我院还积极派人参加在北京顺义区北郎中村开展的由中国科协,中国农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我院专家在活动现场回答了现场农民兄弟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的咨询.2006年9月,我院派专家参加了由中国科协,卫生部,北京市政府主办,中国农学会等协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承办的"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健康博览会,就食品安全,科学消费,产品认证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咨询,深受老百姓的好评.另外,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院作为食品方面的权威科研单位,多次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以科学的态度,就消费者关心的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解答和咨询,这些宣传,提高了消费者本身的知识,有利于消费者在今后的消费中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也有利于消费者对分辩一些不实的宣传.
10,学院资源有偿利用政策
根据学校"打造国内第一强,世界知名"食品学院的要求,我院制定了学院学科发展规划,争取在未来3-5年内,将我院办成研究型学院,在重点学科领域逐步实现与国际水平接轨的目标.为此,在教授实验研究用房分配上,继续采用"用房付费,重点支持,留有余地,以图发展"的政策,对学院资源实行有偿利用,提高研究用房的效率,引导全院教师向科研教学型发展,逐步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为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存在的问题,不足及今后设想
1.资源紧缺严重,限制了学院的进一步发展
从2006 年的工作中体会到,限制学院快速发展的最严重瓶颈问题是资源紧缺.随着人才引进步伐的加快和青年教师的逐步成长,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学院目前有限的实验室面积,已无法满足学科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使得青年科研人员科研条件较差,部分引进的人才和新来的青年科研人员没有实验室.另外学校对我院硬件投入方面与国内部分相关院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在资金,政策上对我院没有支持和倾斜,这种情况,不仅使我们引进人才十分困难,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学院年轻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学院发展严重受阻.同时,希望学校今后加大对我院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学院教师的潜力,争取在2006年85篇SCI,EI文章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2,高级职称岗位明显不足,严重制约学科发展
随着教师队伍的年轻化,随着人才的引进和青年教师的成长,我院很多青年教师已经具备了教授职称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我院SCI论文和承担的科研但受高级职称岗位的限制,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不能按期及时晋升到与其科研能力相对应的职位,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术人才的培育与学术梯队的建设,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也不利于学院构建和谐的人文和科研环境.
3,研究生指标过少,限制了学院科研进展
"十五"期间,我院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逐年增加,今年"十一五"开局之年,我院申请到国家"863" 计划项目,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计40余项,但学校给我们的研究生名额十分有限,部分教师有项目却招不到研究生.为了高水平完成这些项目,有的教师不得不花高价从外校借研究生来完成课题,这种情况极大地限制了我院科研的进步,希望研究生院在今后工作中对我院进行政策扶持和倾斜.
4.一些研究领域与兄弟单位存在一些差距
我院学科门类齐全,涵盖了食品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包括畜水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理论与技术,粮油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等,而且在很多研究领域居于全国食品行业的领先水平,如食品生物技术,果蔬贮运加工等.但在一些重要的研究领域,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粮油研究方面,与郑州轻工有较大差距;在水产方面,与青岛海洋大学等有很大差距;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以及发酵工程领域,江南大学具有绝对的传统优势.因此我院需要在这些研究方面不断创新,利用我院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迎头赶上,力争实现我院发展新的历史性跨越.
5.横向研究力度应加强
我院在国内外食品科学界拥有一定的声誉和知名度,多项研究成果居国内前列,其中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学院研究力量雄厚,研究人员及队伍为我院的科研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兄弟单位相比,我院大部分科研项目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等,横向研究项目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部分教师还没有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学院的社会服务功能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6,学科内部整合急需加强,资源配置不合理
学科发展需要一个紧密团结的队伍.目前学科内部仍然存在典型的"个体户"和"小团队",虽然各自具备了较强的战斗力,但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核心的研究团队,不能有效地发挥"集团"作战的能力,合力效应不够明显,削弱了研究水平,正是这种学科内部布局的不完善,导致了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
总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我院成绩卓著,我们相信,在学校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与不足,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还不错,希望你采纳。

以上就是帮帮网为大家带来的澳门内地招生工作计划 工作方面,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www.bb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澳门内地招生工作计划 工作方面”相关推荐
澳门学院内地招生计划 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
澳门学院内地招生计划 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

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澳门大学2021年的录取标准保持不变,要求应届高考学生需持有高中毕业资格,高考成绩需达到考生所在省市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或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以上,同时英语科目成绩需达到110分(满分150分)。值得注意的是,澳门大学独立招生,不在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内,报考不会影响考生的其他内地高校录取。报名澳门大学需直接通过学校官网进行,申请人最多可填报3个志愿。录取将依据

2024-10-07 08:57:21
澳门高校内地招生计划 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
澳门高校内地招生计划 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

澳门大学录取分数线澳门大学2021年的录取标准保持不变,要求应届高考学生需持有高中毕业资格,高考成绩需达到考生所在省市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或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以上,同时英语科目成绩需达到110分(满分150分)。值得注意的是,澳门大学独立招生,不在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内,报考不会影响考生的其他内地高校录取。报名澳门大学需直接通过学校官网进行,申请人最多可填报3个志愿。录取将依据

2024-10-08 08:53:56
澳门大学内地招生计划 在大陆能否考澳门大学
澳门大学内地招生计划 在大陆能否考澳门大学

在大陆能否考澳门大学在大陆可以考澳门大学的。澳门大学在内地招生每年六月开始,你需要去澳门大学网站报名,并交300澳币,报名成功,接着就什么都不用管高考就行。大概7月下旬澳大会MAIL给你让你查询是否被录。澳大跟内地报考完全不冲突的。如果是广东考生澳大还有加分。什么样的学生可以报考?2013年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旅游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及澳门镜湖护理学院6所澳门

2024-09-23 22:10:51
澳门理工内地招生分数 澳门理工大学海南分数线
澳门理工内地招生分数 澳门理工大学海南分数线

澳门理工大学海南分数线理工类540分。根据澳门理工大学官网信息得知,在2022年,该校面对海南的分数线为理工类540分、文史类518分,截止2023年7月4日,分数暂未公布。澳门理工大学是一所位于中国澳门的公立多学科应用型大学,是中国澳门首个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09澳门理工大学录取分数首先,世界上只有澳门理工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没有澳门理工大学。其次,“yangyangice

2024-09-30 00:59:35
港澳面向内地招生 澳门科技大学收费情况?
港澳面向内地招生 澳门科技大学收费情况?

关于澳门户籍学生的高考问题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你可以在大陆参加高考,但不是正常的高考,叫“港澳台联考”,相当于大陆面向港澳台的高考,试卷相对简单得多,除了澳门考场之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均有考场,详情可以上澳门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看看,地址第二个问题,在大陆读完高中时可以的,但其实除了“联考”以外,还有澳门各个高等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暨南大学华侨大学联合招生考试,台湾高校联合招生

2024-10-02 10:25:42
澳门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澳门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条件)(澳门理工学院本科内地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及条件)
澳门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澳门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条件)(澳门理工学院本科内地招生简章 报名时间及条件)

澳门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澳门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条件)澳门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人数较少,考试分数要求较高。澳门科技大学,简称澳科大,成立于2000年,是澳门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大学,也是海峡两岸暨港澳最年轻的五十强大学。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上海软科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第32位,澳门地区第1位,港澳地区第六位,名次比上一年大幅提升14

2024-10-10 00:25:14
内地大学招生工作时间 【追加】香港各大学内地招生方法
内地大学招生工作时间 【追加】香港各大学内地招生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学费根据2020年南方医科大学收费标准,南方医科大学医学类专业学费为每人每学年7660元人民币;外语类、理工类类专业学费为每人每学年6850元人民币;管理类专业学费为每人每学年6060元人民币。2020年南方医科大学招生简章一、总则1、为了保证夏季普通高考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

2024-10-11 20:25:17
澳门在内地招生 高考生: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两种
澳门在内地招生 高考生: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两种

2019年高考生: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两种2019年高考生: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两种到香港、澳门高校读大学一直是不少高考考生和家长的选择之一。2019年香港、澳门高校内地招生已经陆续启动,2019年的高考生和家长们,你们知道港澳高校内地招生方式有哪几种吗?目前,在内地招生的21所港澳高校有两种招生方式:一种是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2所高校采用的统招方式,另一种是香港大学等

2024-09-27 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