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实行新高考后不选择的科目还学吗

2024-09-25 06:46:35 | 帮帮网

今天帮帮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实行新高考后不选择的科目还学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实行新高考后不选择的科目还学吗

实行新高考后不选择的科目还学吗

学考可以考两次,若学生觉得第一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可以重新再考一次,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选择这些科目,也依旧要学习。只有在所有的考试合格时,才可以不再继续学没有选择的科目。

不选科目要不要学

目前,新高考的省份基本上都是在高一下学期或者高二的上学期开始进行选科,在此之前,学生要学习全部的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9个学科的内容,也只有在通过高中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才能明确自己擅长什么科目,喜欢哪个科目,往后考大学甚至是工作更愿意往哪个方向发展,也才能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合理的学科搭配。

从选科到参加第一次合格考试之前的这段时间中,考生还是要学习没有选的科目,而只有在所有的考试合格了,成绩合格的前提下,学生才可以不再继续学没有选择的科目。

中等生可以适当减少精力

成绩中等的学生,没有能力把9科都学好,这样的话,在保证不选科目能够合格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精力,把经历更多的放在要选的科目,尤其是语数外上,是比较明智的做法。比如下面这位同学,我也是多次提到,她在高一时候成绩中等,但是到了高考能够考出这么优秀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她优秀的语数外成绩。如果高一时她想把各科都学好,那么学习数学、英语这些学科的精力就会减少,成绩不突出,高二高三很难有大的提升。

实行新高考后不选择的科目还学吗

新高考选考是什么意思

一、选考是什么意思

选考指高考中除语数外3门以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7门课,考生选择其中的3门课,列为自己的高考科目。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2次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二、选考与学考有什么区别?

浙江省高考改革后,艺考生文化课,学考与选考是同一次考试。

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外,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科,同一科目提供学考和选考两种试卷。

学考满分70分考必考题,考试时间在1h这是第一种试卷。选考满分100分,选考在"必考题"70分的基础上,加了30分的"加试题",考试时间在1.5小时这是二种试卷。

选考科目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依据,3门科目各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高成绩作为高考成绩,成绩2年内有效。

三、2020浙江省学考选考时间安排

1月6日至8日,2020年浙江省首场“高考”将拉开序幕,全省共有52.6万人参加。这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深化完善意见实施后的首次学考和选考分卷考试,共有196万科次。

本次学考和选考共设10个科目,历时3天。学考各科目考试时长60分钟(语文、数学各80分钟),选考时长90分钟,外语时长120分钟。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

实行新高考后不选择的科目还学吗

什么是学考和选考二者有什么关系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什么是学考和选考二者有什么关系的相关内容。

学考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学考和选考,学考选考二者有什么关系?学考和选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尤其是 高考改革 地区学生一定要搞清楚。

什么是学考?

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就是说文科生要考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理科生要考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并且都要合格。学考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分数范围,满分是100分,25分是合格分。

学考和高考录取是挂钩的,只有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后,才能被相对应的一本、二本、三本大学录取。但是等级也不要过于担心,这个要求都不高,绝大大部分同学都很容易达到。

什么是选考?

选考就是高考改革地区的学生,需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中选出三门课程作为高考考试科目,也就是所谓的6选3,也有个别省份是7选3。这样同学们的高考压力和学业负担就会减轻不少,同时也能学到自己喜欢的科目。

选考是一种新兴的考试模式,最早是在浙江和上海试点,2017年开始陆续在山东、天津、海南等地推广,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都将是学考和选考的实施对象。 帮帮网

学考选考的关系

学考和选考是两种不同的高考改革政策,学考类似于会考,选考则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同学们更能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科目,灵活地组合选考考试科目,同时也对教师队伍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做不好就要下岗。

选考和学考科目是不能相同的,而且选考也可以分次选,不一定非要一下子就确定高考要考哪三门选考科目,但一旦确定下来以后就不能再做调整了。

以上就是帮帮网整理的实行新高考后不选择的科目还学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帮帮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www.bb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实行新高考后不选择的科目还学吗”相关推荐
报了自考后还能重新选择专业吗?
报了自考后还能重新选择专业吗?

自考科目,在近二年会不会更改教不同的专业 科目不同 修改的也不同,比如:会计,法律,电子商务等 修改的科目就频繁,比如,汉语言,英语,日语,等好多年都不修改,最多公共课有变更,不过你不用担心,科目变更,一般变更的都不大,并不影响你原来教材的多少,很多自考留有余地,比如你有的课程考过的可以更换现在新课程,这些都不是问题。

2024-01-22 09:56:35
选择文科还选择理科的高考生数学卷子一样吗?
选择文科还选择理科的高考生数学卷子一样吗?

选择文科还选择理科的高考生数学卷子一样吗?一.不一样。如果确定报考文科的话,数理化可以放弃。但可以作为个人爱好兴趣学习。二.文理科高考数学卷的区别:1.整体难度:文科的数学相对来说较为基础简单,而理科偏难。这跟文理科生的培养要求和以后继续深造的数学素养要求有关。对于一般理科生而言,升入大学后都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2.考试范围:理科数学卷的考试范围要多于文科数学卷的考试

2024-02-23 09:42:29
新高考模式开始后,选择理化生的学生多吗?
新高考模式开始后,选择理化生的学生多吗?

新高考模式开始后,选择理化生的学生多吗?虽然说物理科目难一些,但是在录取时,大家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都是要考物理,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分别划线。而不如原来的几个地方,物理考生和其它科目考生混在一起,物理难考高分,大家就不愿意报物理了。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许多知名大学要求考生有物理成绩。特别是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理工类名校,几乎所有的专业都要求学生的高考里有物理科目。

2023-10-20 12:14:53
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还要复读吗?
2024年将实行新高考,还要复读吗?

广东2021年高考复读政策复读考生必须回到他所在的户籍地进行报考。广东省户籍的往届生一律都要回户籍所在地报考,比如说一名东莞的高考生想去广州复读,那么他第二年高考时就必须要回到东莞来考,不能在广州考试,但是不少专门的复读学校能解决这些手续问题。在目前为止颁布的所有通知中,只是指出不允许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而不是不允许学生复读。自2001年起,教育部就取消了普通高考年龄和次数的限制,所

2024-01-15 15:43:33
高中学理科的,还可以选择文科历史吗?
高中学理科的,还可以选择文科历史吗?

高中学理科的,还可以选择文科历史吗?物理历史可以同时选的,物理和历史的组合是优等生的选择,陆续启动新高考的省份已经有14个了,其中浙江、上海、天津、山东、海南、北京等6个省份实行“3+3”模式,剩下的8个省份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

2024-01-14 14:09:01
山西省3+1+2新高考实行后高一学生可以留级吗
山西省3+1+2新高考实行后高一学生可以留级吗

山西省3+1+2新高考实行后高一学生可以留级吗可以。普通高中学生一般不予留级,确因学习困难无法跟班学习的,由学生及其监护人向学校提出留级申请,可向学校提出留级申请,经学校同意并报请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后方可留级,留级学生数量要严格控制,高中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准留级。留级生是应届吗要看学籍的如果你办了学籍之后(一般是在高中入学时办的)又留级了但没有更改学籍因为报考时学籍在档案里所以要算往届的

2024-02-20 06:25:22
新高考选科为何不选政治 高考改革后政治吃香吗
新高考选科为何不选政治 高考改革后政治吃香吗

新高考选科为何不选政治高考改革后政治吃香吗新高考政策选择政治好不好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学生可以在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确定选考科目。根据浙江、上海等地新高考改革考试现象,不难发现——1.选考政治的人

2024-03-11 00:27:15
自考本科可以自己选择科目 五年制大专自考本科后可以自己选择专业吗?
自考本科可以自己选择科目 五年制大专自考本科后可以自己选择专业吗?

自考本科专业可以随便选吗自考本科可以随便选专业,不是必须要和自己的专科专业一样。选择自考本科专业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就业意向等各方面来进行考虑自考专业设置与普通高校专业设置基本相同,包括文理工等专业,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工商管理、英语、日语、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教与管理、数学教育等。

2023-09-28 17: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