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四川大学厦门大学MBA如何?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加拿大八大名校优势硕士专业的就业形势分析
加拿大8所大学的优势硕士专业就业情况 到加拿大读硕士研究生是很多学生的选择,那么选择哪些大学什么专业更有价值和优势呢?下面86为大家介绍加拿大8所大学知名的优势硕士专业。
约克大学优势专业:商业法硕士就业情况
约克大学商业法硕士因为有带薪实习,毕业生中有不少人留在北美在公司法律部工作。也有些毕业生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但是由于没有加拿大或美国律师资格证书,所以只能从事做执业律师的助理。以后再考律师资格证书。商业法硕士毕业生留在北美的比例在60%左右。
圣玛丽大学优势专业:金融硕士就业情况
圣玛丽大学的金融硕士,目前来看就业形势很好。每年有银行,对冲基金,养老金基金在学生毕业前,直接与学校联系,要求推荐优秀学生给他们。 这个项目我们已经招生10年了。根据我们对历届毕业生的追踪发现,绝大多数前三届的毕业生在北美工作数年后,都已经回到国内。这些学生在中国国内的收入总体来说远远超过他们同行人在北美的收入。所以即便留在北美有很好工作的前几届毕业生,也禁不住国内薪酬的诱惑,纷纷回国。其中不少毕业生是拿了加拿大的移民和公民身份后,再回国。
布鲁克大学优势专业:商科硕士就业情况
布鲁克大学商学院由于一直有带薪实习安排(学生的平均成绩必须在75%以上,才能安排带薪实习),所以
会计硕士和
工商管理硕士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很好。其中,会计硕士的就业情况更好些。绝大多数的会计硕士毕业生留在加拿大。
工商管理硕士毕业生中有75%毕业后留在北美。由于几年安大略省出台了在安省大学硕士项目毕业的国际留学生可以直接参加省提名移民, 对学生就业会有积极作用。公司希望留学生能留下为公司长期工作,而不是只工作一两年。
温莎大学优势专业:汽车工程硕士和物流硕士就业情况
温莎大学的汽车工程硕士项目有带薪实习,所以就业情况一般来说很好。其他项目前没有带薪实习。所以毕业生在北美就业情况,应该说不如布鲁克大学商学院的硕士项目毕业生。估计毕业生中有65留在北美。但是温莎大学的管理硕士很有特色。 比如,有些制造业管理硕士项目的学生被北美公司录用后,派回中国分厂担任管理人员。这类人数在增加。因为学生拿去加拿大公司的薪水,在中国国内工作,所以学生和家长对这类工作也很满意。
今后的物流硕士的出路可能主要也在中国国内。北美的物流行业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即便被北美物流公司录取,也是会被派回中国开发业务。温莎大学的核工业硕士和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硕士项目是新开发项目,我们还没有毕业生。应该说就业的方向也在中国国内。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优势专业:食品科学硕士就业情况
UBC的食品科学硕士项目的毕业生基本都在BC省就地工作。毕业生就业比率很能在85%以上。UBC矿业工程硕士项目的毕业生就业一直很好。学校安排带薪实习。
西蒙菲莎大学优势专业:
英语教学硕士就业情况
SFU英语教学硕士项目的毕业生基本上是60%留在北美,40%回国。回国基本上在大专院校从事公共英语教学。回国的毕业生心态也很好。对国内的职位也较满意。
纪念大学优势专业:计算机工程硕士就业情况
纪念大学的计算机工程硕士, 石油天然气工程和
环境工程硕士工程硕士的毕业生,很少听说这类毕业生有回国。绝大多数毕业生要不在北美工作,要不在念博士。相对来说,北美工程师的收入与国内工程师的收入差距较大。
达尔豪斯大学优势专业:
网络工程硕士就业情况
达尔豪斯大学的网络工程硕士项目的毕业生基本在北美就业。虽说目前这类工作的薪酬没有以前那么高,但是这类毕业生仍是很容易找到工作。
总体来说,去加拿大留学工科硕士和理科硕士项目的毕业生在北美就业比较容易。商科类硕士项目中,会计和金融比较容易在北美就业。法律和教育硕士毕业生在北美的就业率要低于其他各类硕士项目。

加拿大商科硕士专业留学
您好,我是专注留学考试规划和留学咨询的小钟老师。在追寻留学梦想的路上,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准备相关考试,都可能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留学顾问,我在此为您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和指导。欢迎随时提问!
商科涵盖面广,涉及
经济学,管理学及营销学等领域,包括了会计、金融、经济、
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运营及物流等等。商科专业也是出国留学最常见的专业。加拿大的商科
【对留学准备感到压力和挑战?访问我们的专业网站
获取支持,小钟老师随时准备帮助您!】
专业具有独特的留学优势,不少留学生申请加拿大商科硕士专业。下面让yjbys的小编为您介绍一下吧。
加拿大商科研究生入学要求:
1. gmat的话最少要600分,建议考到650分以上。
2. 学校什么的主要看专业,英文背景的话很多专业是会被限制到的,建议考虑MBA,这个是对专业背景没有要求的,有一些学校要求工作经验。
3. 没有专业背景的话基本上无法补救,很多学校的商科MBA除外,都要求专业背景的,像有单独的金融,会计这些硕士专业。
4. 经济不属于商科,在加拿大是文科,你说的可能是金融,经济是基础研究型科目,方向是像国家民生,就业率,失业率等等的,金融是股票,期货,上市等等的。还是建议走MBA方向,有一些学校的MBA是比较不错的,如麦克纳斯特的MBA,你如果托福100分,GMAG600分,加上其他条件,申请到问题不大的,并且通过面试。
并且在加拿大很多学校的商学院在硕士阶段,绝大部分专业方向都是放在MBA下面的,就像MBA下面的金融,会计,行销。MBA项目主要为了给本科硕士阶段为非商科专业,但从事商业领域的行业,并工作了数年,需要吸收更多商业理论知识的人提供的专业。
加拿大大多院校都提供MBA项目,最出名的当数加拿大的三大商学院:多伦多大学的罗特曼商学院,西安大略大学的艺维商学院,与约克大学的舒力克商学院。MBA项目大多为2年制,不单需要学生在本科或硕士阶段有出色的成绩,还需要有优秀的英语成绩与GMAT成绩,而且至少拥有2年的工作经验才可以申请。
不需要工作经验的商科硕士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短期的一年制的硕士课程,主要为了完善本科的学习,更好的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另一种是通常为2年到2年半的硕士课程,主要为了给那些希望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准备的,这类课程更偏研究的方向。
商科硕士专业介绍:
1、商务IT
适合人群:有创新精神,对信息科技有兴趣的学生。
课程内容:
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参考职位:IT开发经理人员、IT项目管理人、IT数据库管理人员、IT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员等。
推荐学校:阿卡迪亚大学、达尔豪斯大学、滑铁卢大学、卡尔加里大学
2、
金融工程
适合人群:理工科基础较强,具有比较好的分析能力,具有管理和商务技巧的同学。
课程内容:数学、计算机编程、证券衍生物定价、风险分析、金融模型等。
参考职位:在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
保险公司、公司财务部门等领域,从事证券金融衍生产品估价,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和市场预测等工作。
推荐学校:布鲁克大学、多伦多大学、麦克马斯特、圣玛丽大学
3、创新与创业
适合人群:有想法有创新精神,喜欢冒险,逻辑能力强的同学。
课程内容:国际商业、营销、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创意领域管理,小型企业管理,技术领域管理。
参考职位:各类公司的管理层、创业者。
推荐学校:艾米丽设计艺术大学、布鲁克大学、皇家山大学、诺娃艺术和设计大学
4、汽车管理
适合人群:对汽车产业的管理工作有热情,乐于跨文化交流的学生。
课程内容:汽车工业组织信息管理、行业管理及客户行为、国外学期、名企实习。
参考职位:汽车行业市场经理、规划经理、项目工程师。
推荐学校:温莎大学、多伦多大学、约克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
5、房地产管理
适合人群:乐于交流、愿扩充知识面的学生。
课程内容:房产经纪、房产价值、房产风险管理及统计、国外学期、名企实习。
参考职位:房产经纪人、银行房产经理、投资公司
推荐学校: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圭尔夫大学、曼尼托巴大学、阿尔伯塔大学
我希望我的解答能够让您对留学申请的过程有更清晰的了解。无论是选择学校、准备材料,还是考试规划,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指导和支持,请访问我们的留学官方网站。在那里您将找到更丰富的资源和专业人士为您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祝您留学申请一切顺利!

四川大学MBA: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形势下,低碳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必将带来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巨大变革;而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普通民众的参与。2010年1月23日,四川大学MBA学子走出校园,来到素有“东方的阿尔卑斯”之称的西岭雪山滑雪场,在冰雪世界中,举办了一场名为“低碳生活,珍爱地球”四川大学MBA西岭雪山气候日的环保公益活动,向普通民众宣传和倡导“低碳生活”。
自哥本哈根会议后,面对西方某些国家对中国在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上的指手画脚,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承担着兼顾发展和环保的双重压力,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世界公民义务。而中国的普通民众在全球“减碳节能”的呼声下,难道仅仅只是观望政府的环保政策吗?四川大学的四十名MBA(工商管理硕士)学子用自己的行为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低碳,我们在行动--让世界听到来自中国民间的“低碳声音”。
“低碳生活,珍爱地球”四川大学MBA西岭雪山气候日活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海拔2400米的高山雪地中,川大MBA学子们用青春和热情为美丽的西岭雪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次民间的气候日活动非常恰当地响应了中国政府的低碳政策,它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看到,听到和了解到:不单中国政府,并且中国民间(企业、大学、青年)在保护气候、低碳生活上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这将有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众对低碳政策的支持和努力。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在寒风冷冽的冰雪世界中,川大MBA学子们热情不减,在现场为游客发放低碳生活宣传单,并耐心地向民众解答低碳方面的知识。精心准备的“低碳生活小贴士”更是让普通民众以一种直观而又具体的方式实现了从了解低碳,支持低碳向如何低碳的跨越。川大MBA学子们还特意准备了一个长7米的签名横幅,过往游客纷纷上前签名,写下了普通民众“低碳生活,珍爱地球”的心声。据这次公益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川大MBA联合会副主席郑李辉同学介绍,这个7米长的签名横幅,将递交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监督管理机构。通过这种方式,把来自中国民间的低碳声音传递到世界,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民支持低碳的心声和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做的努力与行动。
用行动诠释“低碳生活”
活动在主持人充满激情、幽默的话语中正式拉开帷幕,成都西岭雪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杨建勇和川大MBA中心主任曹麒麟博士以及低碳志愿者代表分别发表讲话,他们纷纷表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不再只是政府的政策,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与每个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低碳环保的概念已经逐渐深入民心。随后志愿者们还齐声高唱迈克尔杰克逊的公益歌曲《Heal the World》(珍爱地球),唱出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心声。
作为宣传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公益活动的一部分,川大MBA学子还特意向西岭雪山捐赠了气候树,作为二氧化碳的环境补偿。他们表示:“在冬季付出努力,在春季种下希望,希望我们的低碳事业会象这些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在整个西岭雪山气候日公益宣传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组织者履行低碳环保的良苦用心: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本次活动的碳排放,他们没有动用大型舞台音响设备,而是只用简单的手持扩音喇叭和清唱;没有搭建繁琐豪华的活动舞台,而是同学们手持着低碳横幅在雪地里举行;为减少碳排放, MBA都主动取消了自驾,而是集体乘坐大巴;所有参与组织者自带水壶,不使用一次性水杯......
作为国内首次知名高校MBA在户外倡导宣传“低碳生活”的大型公益类活动。这次活动不仅很好的向民众普及了低碳生活,宣传了节能环保的理念,让世界听到了来自中国民间的低碳声音。同时,川大MBA学子们的努力也让社会公众了解了当代MBA的眼界和社会责任感,展示了川大MBA的风采。
厦门大学MBA:
经霜傲雪二十年 继往开来谱新篇
——记中国MBA教育先行者厦门大学
经霜傲雪二十年,巍巍一柱立南天!
才俊远来共磋切,名师云集拓前沿!
五C并举砺心智,中外交融育英贤!
于今桃李遍天下,开来继往谱新篇!
余绪缨
(注:五C指厦门大学MBA教育中心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以Competition、Confidence、Cooperation、Creation和Creditability贯穿始终的教育模式,这是MBA教育上的一大创举。)
古希腊的神话中有一位孤独的英雄叫普罗米修斯,由于为人类盗取火种,他被锁在高加索山上,承受着永久的痛苦。而在中国,也有着一大批关心民族命运、关注国家经济管理的人们,他们是一个社会群体,有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责任。他们抱着同样的渴望,怀着同样的梦想,闯入管理思想的前沿阵地。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走过的二十年,正是这群人奋斗历程的一个缩影……
中西合璧始创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春风拂面,与国外学校的“联姻”让在西方萌芽生长的MBA教育远渡重洋,在中国落地生根。
提到与国外院校的“联姻”,就不得不提到“CIDA”项目——1982年,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开始资助中国发展管理教育项目,即“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交流项目(Canada-China Management Education Program ,简称CCMEP)”。CCMEP挑选优秀的中国学生到加拿大攻读MBA学位,并为中国教师提供到加拿大各大商学院短期访问学习的机会。教育部在全国挑选了8所重点大学参加该项目: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上海交大、
天津大学、西安交大、厦门大学、华中工学院和
中国人民大学等。
基于领先全国的经济理论及应用学科的研究,雄居东南的厦门大学抓住了难得的机会,成为第一批接触MBA的学校之一,并在合作中与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和圣玛丽大学(Saint Mary's University)结下了深厚的友谊。CCMEP项目期间(1983-1992),厦门大学先后派出20多位留学生到加拿大学习MBA,70多位中青年教师赴加拿大各大学管理学院进修。他们学成后陆续回到母校服务,并投身于中国MBA教育事业,涌现出了如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副校长吴世农教授,厦门国家
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沈艺峰教授等一大批杰出的学者。他们为厦门大学工商管理教育的奠基乃至中国的MBA教育的创立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培养自己的MBA”,原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吴宣恭教授回忆说,“当时我是厦门大学CCMEP项目中方主任,看到CCMEP项目部分派出去的留学生,学成以后留在了国外,其他7所学校也面临着国家优秀人才外流的现象,我们感到很痛心。我们思索得出,MBA教育必须立足于国内,有效使用各种资源,才能培养出自己的MBA。”
成立全国第一个MBA中心
1986年,全国第一个专门组织和开展MBA教育的机构——厦门大学工商管理教育中心成立。作为中国第一个MBA教育实体,虽然当时管理类学科并未从经济类学科划分出来,但它仍是厦大人在CCMEP项目第一阶段探索的结果,是远见,也是勇气;是传承,更是创新。
1987-1989年间,厦门大学工商管理中心成立以后,CCMEP项目进入第二阶段,中加开始联合招生,于是就有了一个特殊而又亲切的名字“中加班”,厦门大学中加班共招收和培养了5届约120名MBA研究生。与现在的MBA相比,那时的MBA有很多独特之处:一群对中国非常友好的外国教授,一系列从国外购买的原版书籍,一整套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室,更有挑战当时传统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如外教鼓励学生质疑老师,允许案例讨论到最后没有答案等等。
先行一步谋发展
1987年,《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境遇剖析》,文章讲述了38位留美MBA回国后面临的困境,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的关注与思考: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果断放弃还是继续探索?厦大人选择了一如既往地坚持,终于开拓了一片全新的工商管理教育天空。
出版全国第一套MBA教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材就像教育中的“粮草”。早期厦门大学“中加班”用国外的原版教材,但学生反应虽然理论很新,但离中国实践有一定差距,有点“隔靴挠痒”的味道。于是厦大就产生了编写一套适合中国MBA教材并大量发行的想法。当时加方项目负责人Dipchand教授组织了一批留学回校的青年教师投入到中文教材的编写活动中,1989年,国内第一套工商管理教科书正式出版。原厦门大学MBA中心主任孟林明老师想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很有感触:在加拿大CCMEP项目经费的资助下,当时厦大的年轻教师充分利用其在国外留学期间掌握的第一手现代管理理论,结合本国管理实践,编写出当时国内一流的MBA系列教材,在国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当时很多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此教材。”
授予国内第一个MBA学位
靠着始终如一的毅力,靠着一诺千金的勇气,厦大人终于在1990年迎来第一届中加合办MBA学生的毕业典礼。作为中国第一个MBA学位的授予仪式,连加拿大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参赞都来到厦大参加学生的毕业典礼。
我们得感谢所有推动中国第一个MBA学位诞生的人们,正因为他们的远见卓识、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心,才有了今天MBA教育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正是吴世农教授说的那种动力——“我们看到了MBA学科的生命力!”
提出第一种“MBA精神”
1991年,从加拿大中-加合作培养博士项目毕业后回国担任MBA中心主任的吴世农教授,基于对世界各国MBA的了解和对中国办MBA的思考,在国内首次提出MBA教育的3C精神——Credit、Confidence & Cooperation,经过实践中的修改与完善,现在发展成为“5C+1L”的MBA教育模式——Competition、Confidence、Cooperation、Creation 、 Creditability+Leadership。MBA精神的提出,是厦大人对探索MBA教育的又一次感悟和升华,是“MBA教育上的一大创举”,(中国著名会计学家、厦大首届MBA导师组组长余绪缨教授语)。
主持编写第一本MBA教学大纲
1990年,我国正式批准在清华、复旦、人大、西安交大、厦门大学等9所院校试办MBA,并于1991年开始正式招生。1993年,我国正式批准试办MBA院校扩展到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等17所院校。至此,我国MBA试点院校达26所,招生人数从最初的几十人扩大到上千人,并逐渐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MBA的春天已然到来。
但是,对于如何培养MBA,许多试点单位都不十分清楚。现任厦门大学副校长的吴世农教授回忆说:“在试点阶段,很多厦大MBA学生毕业以后到其他大学从事MBA教育工作,比如上海某高校是我们的学生帮助设计MBA课程体系的,很多学校索要我们的MBA培养方案。不仅如此,1994年出版的第一本工商管理硕士教学大纲(因其封面为蓝色,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之为‘蓝皮书’)也与厦大密切相关。”当时全国存在三种类型的大学办MBA:工科类、财经类和综合类大学,培养方案都不一样,甚至有些工科学校认为MBA没有必要上会计课。为了统一思想,
复旦大学郑绍濂教授建议编写一本教学大纲。由于厦大MBA教育的先行一步且在国内产生了影响,MBA协作小组推选时任厦大MBA中心主任的吴世农教授主持大纲编写,经过各试点高校的努力,最后统一了全国各高校MBA教学大纲,教学课程设置开始统一起来。
1994年10月,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第一届委员会主任为袁宝华同志,副主任为赵均纯、郑绍濂、吴世农三位教授。在委员会的指导下,MBA教育从试点阶段慢慢走向规范化。
积极推动第一届全国MBA联考
在试点阶段,各个MBA试办院校自主招生。经过六年的单独招生,虽说成绩卓著,但由于各个高校标准不一,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经过审慎的调查研究,结合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意见,在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试点学校实践的基础上,1995年7月,全国MBA试点院校院长联席会议专门讨论了研究小组提出的MBA入学考试改革方案。会议肯定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将这一新的考试方案定名为“GRK”(“管理类学生入学综合考试”的
汉语拼音缩写)。会议以投票方式通过了报请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在1997年MBA招生中采用GRK方案的建议。
边缘力量促发展
2000年,全国MBA指导委员会宣布中国MBA教育结束试点阶段,开始正式培养MBA。如今全国MBA培养院校增至98所,每年招生一万多人。中国MBA教育从此踏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中国企业也开始真正关注和逐渐了解MBA。
1994年到2002年间,又有中欧、北大国际、长江等“体制外”商学院的成立,并以高度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与国有大学的商学院竞争。新的世纪,各大商学院各施法宝,开始了真正的品牌之争。在这场品牌之争中,厦门大学MBA并没有很大的地缘优势,要怎样在名校林立的品牌之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呢?厦门大学MBA中心前后几任领导和老师们不断探索,结合厦大会计学科的传统优势和地处闽南创业氛围浓厚的特点,努力将厦大MBA打造为“中国CFO的黄埔军校”和“创业者的摇篮”。
中国CFO的黄埔军校
厦门大学MBA对企业
财务管理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学术领域,拥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会计与财务学者,如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余绪缨教授、常勋教授和吴水澎教授,中青年会计学者吴世农教授、黄世忠教授、曲晓辉教授、沈艺峰教授等,拥有国内最多的会计和财务学博导,培养了中国第一个会计学博士、
审计学博士、管理会计学博士、女博士、博士后;培养出的MBA学员中,有三分之一从事与财经有关的工作;国内大中型企业,有来自厦门大学MBA的一百多名财务总监(CFO);还为中国电信、华侨城等众多海内外上市公司开展EDP高端管理培训……于是,厦门大学MBA就有了CFO的“黄埔军校”的美誉。这样的美誉,来自于厦门大学在财经领域85年的历史传承:在专家们背靠背打分中,厦大会计学以满分一百分名列第一,工商管理学科名列全国第三,除了会计学科以外,还有金融、统计、
财政、经济学等五个全国重点学科。
在MBA的财务教学中,结合了各个财经学科的互补优势,又以独特的案例教学而出名。每一个厦大MBA毕业的学员都忘不了在课堂上,财务老师们信手拈来的一个个经典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来自国际企业,更有来自于中国自己的企业。为了使教学与时俱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厦大MBA成立了财务领域的案例采编小组。老师们花费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关注中国本土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采编最新案例,不断更新和充实财务教学的案例库,有的案例甚至花费十几万元的资金投入。就像沈艺峰教授说的:“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让学生自己写一份报告,而是通过讨论案例,把知识点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我从不在教学中告诉MBA学生某某专业名词的定义是什么,而是通过案例,启发MBA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财务学科的兴趣。”
在名师的领航下,MBA学员们在财务管理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那些看似没有生命的数字和报表,不再枯燥繁琐,不再令人生畏,在他们面前是一个个引人入胜的财务故事,宛如一曲优美动听的鼓浪屿之波。
创业者的摇篮
“心相印”、“安踏”、“七匹狼”、“劲霸”、……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全国知名品牌,他们来自福建。厦门大学地处福建,秉承闽商风格,知道爱拼才会赢。在厦大MBA的学习中,您可以选修一系列有关创业的课程,包括
创业管理、商务模式、创业投资、创业融资、创业计划书等,并到与英国一所学校合作成立的创业管理中心学习,可以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也有很多与著名企业家面对面亲密接触的机会。厦大MBA蕴藏了无数创业者的梦想,搭建了创业成功的广阔舞台。在强烈的创业意识和文化氛围下,厦大MBA的99级学员在校期间就拿到80多万风险投资;2002年获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04级的同学创办了业界领先的IT高科技企业 “商务中国”, 并荣获中国第一届“MBA新锐100”奖,05级的同学获得了第二届“MBA新锐100”创业新锐奖……
2000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研究生和学位评估中心组织的全国高校MBA教学质量评价中,厦大MBA名列全国第六。
2002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30所重点院校开展EMBA教育,厦大成为第一批开展EMBA教育的重点院校之一。
2003年,国家教育部首次进行的全国学位授予单位“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排名第三。
2005年,由世界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发布的“中国最有价值商学院”调查中,排名全国93个MBA项目第六。
2006年,第三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评选中,厦大EMBA荣获综合第三名,及“人际关系增量”单项第一名,在首次发布的30名“中国EMBA荣誉毕业生”中,厦门大学EMBA有四位同学入选。
2006年9月,由著名财经杂志《世界经理人》周刊和《蒙代尔》联合发布的中国最具影响力MBA中厦大排行第五。
在百家争鸣的21世纪,厦大MBA秉承创新的风格,在“5C+1L”、“打造CFO黄埔军校”的声音中施展着边缘的力量,在“创业者摇篮”的璀璨梦想中谱写新的篇章。
此信息由中大MBA教育网提供
帮帮网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四川大学厦门大学MBA如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
www.bbsh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