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

2024-07-09 10:24:44 | 帮帮网

今天帮帮网小编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

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

又是一年高考季,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绩出来之后会十分的焦虑,觉得孩子的分数太低,不知道填报哪一所学校,但其实在小编看来,高考成绩并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出路。只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城市专业以及大学高考志愿一样可以填报的,十分令自己满意,但是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也是有一些雷区需要大家注意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帮帮网

一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不是很多家长和考生会跟风一些“热门专业”,而忽视了考生自身的优势和兴趣,因此很多考生在填报,完蛋在上到了大学之后会觉得自己所选的学校,或者专业自己所选的学校专业或者大学并不适合自己而退学或者放任自己。在小编看来,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只不过是现在所流行的,但现在科技发展的如此之快,这些“热门专业”,可能过了几年之后便不再“热门”,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是非常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感觉到枯燥,而处于放任的状态。

二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遵循三个原则,即冲、稳、保,很多考生只顾着冲一冲好的大学,觉得自己的分数可以上更好的学校,而忘记给自己留一些保底的院校。很多考生的分数不够冲一冲院校的分数,而自己又没有填报保底院校,因此滑档而没有学考上,这也使得自己三年的辛苦白白浪费。

三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还需要看一下自己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招生简章可以简单扼要的概括此所高校的招生标准。考生在看完招生简章之后可以对这所学校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该所学校在教学条件、所处位置以及环境等方面符合考生的标准那考生的要求,那么考生并可以填报此所院校。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服从专业调剂,因为尽管过了所报院校的分数线,但也极有可能自己所填报的专业的分非常之高,而自己的分数又不够,从而导致滑倒。

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

填报高考志愿要避开什么坑?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和家长需要注意避免以下“坑”:
盲目跟风:有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会盲目跟风选择热门专业或者名校,而忽视了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这样可能会导致考生在大学期间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
忽视专业前景:在填报志愿时,要充分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有些专业虽然热门,但就业竞争激烈,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因此,在选择专业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同时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
忽视学校实力:有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过于关注学校的排名和声誉,而忽视了学校在所选专业方面的实力。不同学校在不同专业领域有所侧重,因此在选择学校时,要关注学校在所选专业方面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等。
忽视地域因素:有些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过于关注学校和专业,而忽视了地域因素。地域对于考生的生活、学习和未来发展都有很大影响。在选择学校时,要考虑所在城市的气候、生活习惯、就业机会等因素,以确保自己能够适应新环境。
忽视调剂政策:在填报志愿时,要关注学校的调剂政策,了解在未被录取的情况下,是否有机会调剂到其他专业或学校。有些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会有调剂政策,这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忽视批次和录取规则:在填报志愿时,要了解各个批次的录取规则和要求,确保自己的志愿符合规定。有些考生因为不了解批次和录取规则,导致志愿无效,影响了录取结果。
忽视填报顺序:在填报志愿时,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有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导致最终录取结果不理想。
总之,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考生和家长要充分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同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盲目跟风和冲动,确保填报的志愿能够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

2022高考报考指南?

帮帮网(https://www.bbsh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高考报考指南?的相关内容。

高考报考中有很多的坑,如何避免高考报考中的坑?
首先要学习高考志愿填报政策,了解什么是平行志愿,然后要详细了解拟报大学的招生章程,了解学校对于专业有没有特殊要求,比如中国民航大学中欧班要求高考成绩超一本线x分(各省不同),记得勾上服从专业调配

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帮帮网:www.bbsh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志愿填报避坑,哪些雷区需要提前预警?”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和“避坑”指南来了!填报志愿时如何“避坑”?
高考志愿填报和“避坑”指南来了!填报志愿时如何“避坑”?

你方面填志愿的时候用过那些方法?要知道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因此是非常关键的。以下是我的填报志愿的一些方法推荐。步骤一:专业和学校,权衡选择好要知道不管专业还和学校,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重要。专业决定你的未来就业方向,而学校的地理位置,资源和名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来的就业情况和发展空间,报考志愿时专

2024-07-05 20:18:00
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时,有哪些错误心理需要避免?
高考考生志愿填报时,有哪些错误心理需要避免?

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高考志愿填报要认真细致,从报考批次选择到地域定位,以及大学和专业选择,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都是不能忽视的,高考志愿填报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认证对待。下面我整理了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供大家参考。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认识自己,选对专业选专业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与分数无关,而与考生的职业兴趣、性格、能力倾向等个体特征密切相关,需要考虑个人特征与专业的匹配性,专业

2024-06-21 22:55:14
高考志愿填报哪些资料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哪些数据资料
高考志愿填报哪些资料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哪些数据资料

高考志愿填报哪些资料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哪些数据资料1、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纸质版图书分普通类、艺体类和单独考试招生三本,在6月下旬填报志愿前出版,内容包括院校、专业(类)、层次、选考科目范围、计划数、学制、学费参考等;电子版在填报志愿时提供按选考科目、院校地域等条件的筛选功能,方便考生查询。2、前三年各院校专业录取平均分、最低分和相应位次(或名次)等信息。已在《省普通高校招生投档及专业录

2024-07-01 08:58:33
高考填报志愿时提前批与平行志愿有什么区别
高考填报志愿时提前批与平行志愿有什么区别

高考填报志愿时提前批与平行志愿有什么区别提前批单设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区别提前批单设志愿和平行志愿的区别如下:1、招生院校不同。(1)本科提前批:在高考录取时,有的学校和专业是在提前批次招生的,其招生专业也都是一些师范类专业或者是公安司法类专业、航空航海类专业等。(2)本科一批:一般没有招生计划,比如:军校、警校、体校、艺术院校、空军招飞等。

2024-07-06 14:05:04
22年高考志愿填报,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哪些功课呢?大家有建议分享吗?
22年高考志愿填报,家长需要提前准备哪些功课呢?大家有建议分享吗?

2023高考专科征集志愿填报时间2023高考专科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如下:1、北京市:专科普通批7月21日至7月22日。2、河南省:7月4日8:00至6日18:00。填报: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3、江苏省:专科志愿7月27日至7月28日。4、湖北省: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普通批志愿。5、湖南省:8月16日8:00至17:00

2024-06-29 17:56:52
高考提前批志愿填报指南 浙江省提前批志愿填报流程
高考提前批志愿填报指南 浙江省提前批志愿填报流程

浙江省提前批志愿填报流程浙江省的提前批志愿填报流程如下:招生政策公布:浙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会在提前批志愿填报前公布相关的招生政策和录取规定,包括提前批录取的学校名单、专业设置、录取分数线等信息。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和了解这些政策。填报志愿:根据招生政策要求,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浙江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指定的高考填报系统,填报自己的志愿。填报时,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和

2024-06-25 20:23:37
高考提前批志愿 志愿填报提前批是什么意思
高考提前批志愿 志愿填报提前批是什么意思

提前批包括哪些志愿院校?提前批包括军事、公安、航海、消防、公费生(师范、医学、农科)、市级政府委托培养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高水平运动员、飞行技术、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和紧缺涉农试点专业等类型的本科招生,以及飞行技术、直招士官生等类型的专科招生。安排2次志愿填报,均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志愿模式。第1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1个院校志愿;第2次志愿填报,考生填报4个顺序院校志

2023-08-27 08:58:37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继高考后面临的又一个重要选择,因此需要认真对待。以下是一些填报志愿时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和总体思路:1.基本信息填写:填报志愿前,要仔细核对个人信息,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2.深入了解专业:填报志愿前,要对所报考的专业进行深入了解,包括专业的发展前景、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3.了解学校:填报志愿前,要了解所报考院校的综合实力、师资力

2023-08-26 09: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