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3 02:45:45 | 帮帮网
2022年夏季普通高考志愿填报系列用书征订工作即将开始,为确保我市征订工作顺利进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订书目
本次征订的书目为2022年夏季高考志愿填报系列用书、《广东高考年报(2021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用书。
(一)2022年夏季高考志愿填报系列用书
1.《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志愿填报指南》(序号1),本书适用于参加2022年夏季高考的全体考生,并在志愿填报时参考使用。
2.《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普通类历史版)》(序号2),本专业目录适用于选考 历史 科目的2022年夏季高考 普通类考生 。
3.《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普通类物理版)》(序号3),本专业目录适用于选考 物理 科目的2022年夏季高考 普通类考生 。
4.《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体育艺术版)》(序号4),本专业目录适用于2022年普通高考 体育类 和 艺术类 考生。
(二)《广东高考年报(2021年)》
《广东高考年报(2021年)》(序号5)收录2021年高考招生工作的有关文件,并依据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运用现代教育测量学的原理与方法,对考试招生录取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包括地市在各学科知识板块得分情况的统计等),同时在可能范围内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提供各学科考试和作答的有关信息,主要供教育考试相关人员以及广大师生学习参考使用。
(三)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用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序号6)于2020年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用书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该用书作为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主要供高考命题人员、高考研究人员、教育考试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师生学习参考使用。
二、征订时间及方式
(一)征订时间
本次征订截止时间为2022年1月25日,具体发放时间以正式通知为准。为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征订工作结束后,原则上不再接受追订。
(二)征订方式
各学校填写征订回执(附件),并加盖公章后报送至惠州市教育书店,联系人:蔡晓兰,电话:18129548957,邮箱:gdhzjysd@163.com,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东平南路6号求知行大楼6楼。
三、相关要求
2022年夏季高考志愿填报系列用书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广大师生了解掌握高考志愿填报有关政策信息的主要来源,请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认真指导,做好宣传、动员和征订工作。
附件: 征订回执
惠州市教育考试中心
2022年1月12日
征集志愿从哪里填报?相关内容如下:
1、网上填报:现代化的高考录取系统通常会提供网上填报征集志愿的功能。考生可以通过指定的学校或地区教育部门的招生信息网站,登录自己的考生账号,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志愿。网上填报征集志愿相对便捷,考生可以在家中或学校使用电脑或手机进行填报。
2、现场填报:某些地区或学校可能会设立现场填报点,供考生到指定地点进行志愿填报。现场填报通常提供专门的填报设备和工作人员,帮助考生完成填报过程。现场填报可以确保填报过程顺利进行,对于一些网络条件不好的地区或考生来说较为便利。
3、咨询填报:在一些地区,考生可以到当地招生部门或学校进行咨询填报。工作人员会向考生介绍还有哪些志愿可供选择,并帮助考生完成填报手续。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信息获取不便的考生,可以获得及时的填报指导。
在填报征集志愿时,考生需要认真查看招生计划和专业信息,了解学校招生情况和专业特点,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规划做出合理选择。填报志愿是考生人生中重要的一步,涉及到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所以考生要慎重对待,确保填报的志愿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除了征集志愿填报,考生还需注意其他相关事项,如参加征集志愿信息确认、专业调剂、服从学校录取等步骤。在整个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过程中,考生和家长可以多关注学校和招生部门的官方通知和信息,及时了解填报指南和相关政策,以确保一切顺利进行。同时,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保持信心,相信自己的选择会为未来铺就更广阔的道路。
湖南什么时候报志愿:
第一阶段6月26日8:00-27日17:00,第二阶段6月29日8:00-7月2日17:00,第三阶段在本科批录取结束后,8月6日8:00-8日17:00,填报高职专科批志愿。另外在各批次第一次投档录取后,录不满额的再组织征集志愿填报。
拓展资料:
1.2023年湖南高考600分以上考生17012人
今年高考成绩总体分布正常。与去年相比,物理类平均总分保持稳定,历史类平均总分有所下降。高考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600分以上的考生17012人,其中历史类为1769人,物理类为15243人。
2.请广大考生务必记住各批次志愿填报时间,提前做好准备并按时填报。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不受理补报志愿申请,也不允许修改、放弃已填报志愿,请考生慎重填报。此外,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志愿。 帮帮网
3.今年考生在网上填报志愿前,应绑定正确的手机号码,认真查阅系统中的“志愿填报系统操作指南”,熟悉了解系统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前设置好系统“登录密码”和“保存密码”,以确保顺利填报志愿。
为便于考生对自己的成绩准确定位,1分段”统计表。不过要注意以下3点:
1.是继续按照有关要求,“1分段”统计表中不公布前50名考生的具体分值及分布情况。
2.是因我省地方性加分项目只适用于我省省属高校投档时使用,所以省教育考试院专门按照加分的适用范围对全省考生成绩分别进行了统计排名,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参照其适用的全省排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3.是对于艺术类、体育类考生,今年我省按专业类别公布了本科线上考生综合成绩分段统计表,考生可登录进入“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通过资料下载获取我省2023年普通高考各专业类别本科线上综合成绩分段统计表。
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填报从哪里填报?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志愿在哪填报?高考填报志愿的网站如下:1、本省考试院官网,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教育考试院网站,但可能叫法不同,比如北京,就叫北京教育考试院,内蒙古叫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这类网站都是各地考试院自属的官万平台,承载看高考报名,高考查分、志愿填报,求取查询等重要功能。2、各大学官网。报考的目标院校官网或目标专业学院院网。在这些网站可以了解到学校开设专业介绍,招生章程,往年录取分
2023高考志愿填报在哪里填2023高考志愿填报的的入口是每个省市的教育官网网站。1、考生登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考生首先需要登录当地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写个人信息、户口所在地等基本信息。2、选择高校及专业:考生可在系统中选择心仪的高校及专业,并按照自己的志愿优先级依次填报。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报考学科门类,选择符合自己能力的学校和专业。3、填报志愿:考生
高考志愿在哪里填高考志愿在各省市的考试院填报。一般情况下高考志愿都会在各省市的考试院上进行填报考生可自行选择地点上网填报志愿,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原毕业中学、往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上网填报志愿。高考志愿,指考生所选报的院校和专业,是考生的志向、愿望、爱好、个性和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填报志愿实际上也是考生与院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
2022高考志愿在哪里填报怎么填报高考结束,2022高考志愿要在哪里填报?又该如何填报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相关信息,供广大家长和考生参考。高考填报志愿在哪里填报通常来讲,高考志愿都会在各省市的考试院上进行填报。考生可自行选择地点上网填报志愿,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原毕业中学、往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上网填报志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对自己有一
填报高考志愿是否服从调剂高考志愿最好是选择服从调剂,一般选择是否服从调剂主要取决于个人情况和考虑因素。如下是一些考虑调剂的优缺点的因素,以帮助你做出决策:服从调剂的优点:1.增加录取机会: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原本的志愿并未达到要求或者没有被录取的学生来说。2.控制权转移:服从调剂将控制权转移到学校手中,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安排学生的分发,从而提高被录取的
成都高考升学规划机构哪些好成都高考升学规划机构成都志愿填报机构有升学派、成都华怡生涯、明日生涯教育研究院。明日生涯教育研究院:以实现学生满意的升学结果与先修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致力于高中生升学规划研究与高中生专业创新能力培养,驰远天合。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在哪里填四川高考志愿填报通常是在四川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指定的网上填报系统进行的。以下是详细的填报流程:登录网上填报系统:首先,
在哪里填报高考志愿入口在哪里填报高考志愿入口介绍如下:2023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各省招生考试院。考生进入指定的报考网站,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如果学校网络管理员已经将网报地址设置为浏览器的主页,打开浏览器即可。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考生高考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高中生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填报不当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以下是高考志愿填报时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填报志愿之前,需要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2.了解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情况:在填报志愿之前,需要对各个学校和专业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比较,包括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就业
2023-08-29 13:22:08
2023-08-26 03:09:43
2024-06-22 15:44:10
2023-08-30 09:07:37
2023-08-29 18:09:49
2023-08-26 17: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