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新疆异地高考新政策 还能进考场吗

2023-04-04 12:39:09 | 帮帮网

2018年新疆异地高考新政策

异地高考需要什么条件,2018年新疆可以异地高考吗,新疆异地高考新政策有哪些?下面是新疆异地高考报名最新政策,欢迎阅读。

新疆异地高考报名条件

1.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三年级及普通高中阶段在疆连续实质性就读四年并有四年完整学籍,有连续三年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新疆初中毕业证书和中考成绩,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疆有合法职业及四年居住证,有在疆社保缴费记录或纳税证明。允许其报考区内外高职(专科)院校(专业)。

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二、三年级及普通高中阶段在疆连续实质性就读五年并有五年完整学籍,有连续三年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新疆初中毕业证书和中考成绩,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疆有合法职业及五年居住证,有在疆社保缴费记录或纳税证明。允许其报考区内本科院校(专业)和区内外高职(专科)院校(专业)。

点击查看:2017年各省市异地高考最新政策汇总帮帮网

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及普通高中阶段在疆连续实质性就读六年并有六年完整学籍,有连续三年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新疆初中毕业证书和中考成绩,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疆有合法职业及六年居住证,有在疆社保缴费记录或纳税证明。允许其报考区内外本专科院校(专业)。

2.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是在疆常住户籍人口,在疆有合法稳定住所。考生出生落户在新疆且户口没有迁出新疆的经历。

3.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是在疆常住户籍人口,在疆有合法稳定住所,考生小学在疆连续实质性就读并有相关学籍证明材料,有小学或初中毕业后到内地艺体类中职学校就读的证明材料,考生可回新疆报考艺体等特殊类型院校(专业)。

4.考生是在疆常住户籍人口,在疆有合法稳定住所,年龄在25周岁以上(含25周岁)。

5.考生父亲或母亲是经地、州、市及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调入我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是在疆常住户籍人口,考生在高考前一年9月1日前学籍转入我区普通高中并连续实质性就读(须经组织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批准其父亲或母亲调入我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手续证明)。部队调防干部子女,参照本条规定执行 。

6.区外地级以上(含地级)组织派遣或受聘在新疆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在援疆工作期间,其子女普通高中阶段在疆连续实质性就读两年(高二、高三)并且有在疆就读两年的学籍档案,子女本人是在疆常住户籍人口,允许在疆报考(须由组织部门出具父(母)援疆派遣手续等相关证明材料)。非兵团系统,可由考生户口所在地地级(含地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经考生户口所在地、州、市招生委员会批准,同时报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备案后准予报名;兵团系统,可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级(含师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出具证明材料,经考生就学所在地、州、市招生委员会批准,同时报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备案后准予报名。

7.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是在疆常住户籍人口,且户口迁入新疆的时间不少于两年(按距离当年高考的时间计算,下同),在疆有合法稳定住所,考生普通高中在疆连续实质性就读三年(高一、高二、高三)并有三年的学籍档案,有连续三年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同时废止《关于印发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新疆参加普通高考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新教基〔2013〕5号)和《关于印发《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新疆参加普通高考方案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新教基〔2013〕28 号),其他有关文件与该文件不一致的以该文件为准。

2022陕西高考迟到怎么办 还能进考场吗

陕西高考生应在每科开考前30分钟凭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语文、数学、综合三科开考15分钟后禁止迟到考生进入考点参加考试。

2022陕西高考生迟到多久不可以进场

考生应在每科开考前30分钟凭准考证、身份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迟到15分钟后考生不允许进考场。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起方可交卷出场,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科目不允许考生提前交卷。

2022高考前焦虑怎么办

放松心态法要多用功,特别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也不能松懈,在考试时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已经努力到了,只要正常发挥就好,而往往这样的心态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甚至可以超长发挥。

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考生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建立明确的复习目标、复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切实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与“新疆异地高考新政策 还能进考场吗”相关推荐
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2022广西高考迟到了能进考场吗
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2022广西高考迟到了能进考场吗

2019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2019新疆异地高考政策是什么,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2019年新疆异地高考政策是什么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三年级及普通高中阶段在疆连续实质性就读四年并有四年完整学籍,有连续三年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新疆初中毕业证书和中考成绩,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疆有合法职业及四年居住证,有在疆社保缴费记录或纳税证明。允

2023-04-05 06:43:56
新疆高考复读生新政策 还能进考场吗
新疆高考复读生新政策 还能进考场吗

2019新疆高考复读生新政策高考结束后,很多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考生想要复读,那么关于新疆复读生的最新政策是怎样的呢?小编整理了详细信息,赶快来了解一下吧!新疆高考复读生2019新政策是怎样的新疆高考改革政策实施时间是2022年高考,即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启动改革,因此并不影响高三学生复读。复读生和应届生在报考专业上有什么区别一般专业都能报。一般的专业,只要不是很特殊的那种,复读生和

2023-04-12 21:16:35
新疆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新疆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2021年新疆异地高考报名政策2021年新疆高考报名时间为2020年12月12日-2020年12月25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新疆异地高考报名政策,一起来看看吧!2021年新疆异地高考报名政策来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三年级及普通高中阶段在疆连续实质性就读四年并有四年完整学籍,有连续三年我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新疆初中毕业证书和中考成绩,其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疆有合法职业及

2023-04-03 22:24:51
青海高考复读生新政策 还能进考场吗
青海高考复读生新政策 还能进考场吗

2018青海高考复读生新政策每年高考结束,很多人都担心还让不让复读,复读有什么影响,2017高考失利2018复读政策有哪些?2017高考失利2018复读有影响吗?多数省份都没有影响。虽然各地高考新政策不断,但多数都是从2018年起开始改革,但是这个新政策都是从新入学的高一的学生开始改起,并不影响高三学生复读。2018青海高考复读生新政策青海高考改革政策实施时间是2021年高考,即2018年秋季

2023-04-23 13:37:58
2023高考还有多少天 新疆异地高考新政策
2023高考还有多少天 新疆异地高考新政策

2023高考还有多少天高考倒计时天数2023高考还有100天。今天是2023年2月26日。2023年高考时间预计在6月7日开始。高考一般为两天,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下面小编整理了详细信息,来看一下吧!2023高考还有几天2023高考还有100天。目前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00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

2023-05-18 20:12:57
新疆高考体检要裸检吗 新疆异地高考新政策
新疆高考体检要裸检吗 新疆异地高考新政策

2019新疆高考体检要裸检吗新疆高考体检不需要裸检,只有考生报考军校、国防生参加的军检需要裸检。体检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体检结果还将作为考生档案的一部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新疆高考体检要不要裸检不需要的。和平常检查差不多,只是多了抽血。体检目的是帮你筛查你不能报考的专业,如近视就不能报空军。同时帮你剔除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高考需要检查的项目不包括生殖器、直肠,所以不需要裸检,但是胸

2023-04-05 04:26:31
距离2023高考还有多少天 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距离2023高考还有多少天 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距离2023高考还有多少天2023高考倒计时天数距离2023高考还有98天。2023高考时间预计6月7日开始。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下面来看小编整理的详细信息。距离2023高考还有几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传统高考地区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

2023-04-04 22:20:19
2022年新疆高考加分政策 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2022年新疆高考加分政策 新疆异地高考最新政策

2022年新疆高考加分政策2022年新疆高考加分政策已经发布,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来看一下吧!希望对你有用!2022年新疆高考加分政策59.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贯彻落实“南疆各民族实行同等教育优惠政策,实行高考招生计划单列”实施方案的意见》(教学厅函〔2015〕37号)及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

2023-04-28 09: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