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读离骚旳感想大概800字(离骚高考考不考)

2023-10-21 06:53:30 | 帮帮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读离骚旳感想大概800字(离骚高考考不考)相关的问题,今天,帮帮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读离骚旳感想大概800字(离骚高考考不考)

读离骚旳感想大概800字

1《离骚》感想 屈原的《离骚》有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我想这也正是屈原执著性格的体现。然而像屈原这样“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人是不多见的。 面对“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的不容”,屈原没有选择“变心而从俗”,虽然总是问自己“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但最终还是眷顾楚国,系心怀王,未尝“远逝以自疏”。 我觉得这样的自问自答很值得思考,为什么屈原明知道如何做可以得到世俗的肯定,而又偏偏坚持自己的刚直呢?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是屈原和渔父的一段对话:渔父:“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麱其糟而啜其麶?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沐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屈原对渔父的质问,虽然作出了回答,但他实际上并没有给出明确地理由,只是用比兴的手法加以说明。那么我想,渔父还是不知道他真正的信念所在。这也正是屈原所说的“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他想,他知道世人溷浊的理由,即与世推移,游刃其间,而他认为世人不知道他清醒的理由。所以有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把自己比作辟芷、秋兰、鸾鸟、凤凰,而把其他人比作艾草、粪壤、雄鸩、乌雀,显然把自己与其他人划分开,这是冲动而不理智的做法。因为,在当时,没有人会因为屈原的诗好,或由于他自称的内美和修能而帮助他。屈原由于谗人间之,而冲动地生怨于所有人,致使所有人都不能容他。也许,屈原致死也未必能认清这一点。 不过,我并非要否定屈原,屈原的处世方法有待商榷,但他的执著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认为,现在很少有人能拥有他的勇气。在荒谬的现实中,多数人选择妥协以适应环境,如果真的有一个像屈原那样敢于坚持本性的人,也会被其他人看作是不理智的傻瓜。 试想我们的身边,假如有一个跟我们非常亲密的挚友,因为要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而与现实发生激烈的矛盾时,“理智”的我们会如何做呢?我想,我一定会劝他成熟一点,不要由着性子来,先把事情敷衍过去。在我们看来,妥协与适应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凡是有违中庸的,我们就视为偏激。屈原就是因此,而倍受争议。即便是喜欢屈原的人,估计也没什么人敢学他。 如果一个人从没有坚持过什么信念,没受过什么挫折,我想,他是不会去读《离骚》的,即使读了,也看不懂。在随波逐流的鱼儿眼中,河中伫立的岩石是顽固而愚蠢的,它们看不到岩石的坚贞与痴狂,岩石的执著所激起的美丽的浪花,也被当作是固执所带来的苦痛的代价。两种不无道理的视角,如何能相互沟通呢?所以一个认为另一个溷浊,而一个则认为另一个可笑。“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然而在多数的现实中,人们的执著又是如此的脆弱。就我们身边来说,高考作文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它对于我们的个性与执著,可以算是一次大规模的围剿。假如你的个性正对它的胃口,那么你是相当幸运的,因为你可以坚持自我。假如你喜欢写晦涩懵懂的文章,喜欢写消极忧伤的文章,喜欢写光怪陆离的文章,喜欢写别出心裁的文章,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很可能,你就要为此付出苦痛的代价,或者说为此而激起美丽的浪花(如果在那之后你还认为它值得的话)。我就见到过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有很多人,文笔非常棒,也看过很多书,就是因为在写作风格上不肯妥协,而名落孙山。按照高考作文的逻辑,《离骚》有可能得满分,但更可能只得2、30分。那些因此而落榜的考生,也像屈原一样的怀信侘傺,直到他们妥协。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歌词:“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我想如果屈原听到这首《海阔天空》,一定崩溃了! 如果连我们都能意识到,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妥协,否则就会吃大亏了,屈原怎么会意识不到呢?在《离骚》中,屈原也写到了,他原来认为非常好的弟子也背弃了他,不佩带香草而改佩带恶草了,我想屈原不会不知道坚持自我要付出什么代价。然而,他竟一如既往的刚正耿直。你能简单地评价他为可笑或可悲吗?我觉得世间有时确实有这样荒诞的事,如莎士比亚所说的“天才的汗水换来小人的鄙视”。而屈原勇敢地承受了这一切,并为后世开创了一条执著的大路,虽然这条路的尽头不那么尽如人意吧,但至少证明有人可以做到不向荒谬的环境妥协。 鲁迅说过:“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讲,屈原又是幸福的。屈原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也许,在他的一生,那个所谓的梦也从未醒来过,直到他决定死前,梦也没有破灭过。然而他却说自己是最清醒的。如果这算幼稚的话,那么我认为很多“早熟”的人需要这种幼稚:屈原可以一生坚信自己的理想,你为什么不能再多坚持一、两年自己的信念呢?很多年轻人过早地从梦中醒来,浅尝辄止,往往因而错失不少机会。 在我们为学分积而努力的大学生活中,很多可贵的东西都被淡漠了。情感、爱好、美德……更不用提“屈原”了! 当然,在现代的社会中,屈原的那种执著是被置疑的。但这并不表示《离骚》不值一读,我想如果一个人读完《离骚》后能感受并理解那份凄美的执著,那么他就很有收获了。 2《离骚》心得 我是先知道屈原,隔多年才读《离骚》的。我非常的热爱和崇敬屈原,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他有着高洁傲岸的人格,因为他文采卓绝。他的不朽之作《离骚》更是“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诗歌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以前我对于《离骚》只是零星的看过一些,经过老师后讲解,对屈原其人其文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司马迁对《离骚》的题解为“离骚者,犹离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恰是对离骚感情基调的诠释。屈原是那么的忧国忧民,《离骚》正是诗人蕴藏着满腔爱国激情饱含着血泪写成的一首悲伤怨愤之歌,读之令人扼腕而叹。在《离骚》的开端,诗人开门见山地道出了他的尊贵不凡和崇高理想。“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既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接着诗人表白了自己的品德、才能和理想,并以万分急迫的心情表达了献身国家的愿望。“恐年岁之不吾与”,“恐美人之迟暮”中的两个“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特别是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急、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每看至此,我心中也油然而生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青春过半,事业无成,怎能坐视时光飞逝而无动于衷! 诗人不但有理想,更有为理想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诗人在其爱国理想不能为国君世人所理解、并受到守旧贵族打击和迫害时,他感到了苦闷、孤独和愤懑,以致强烈的失望;但诗人却决不屈服,在诗篇中反复申说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操守以及至死不悔的决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如此悲壮之言语,如此高洁之人格,读之让我潸然泪下,为自己曾经的动摇而羞愧。人,可以不是英雄,但必须要有自己的操守,要有坚贞的品质。坚贞的灵魂需要战胜诱惑,不怕挫折,能够忍受莫大的痛苦。 诗人在自己理想不被理解,而且惨遭迫害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追求亦产生了一时的困惑,他需要历史的反思,需要公平的仲裁,于是他借“就重华而陈词”,重温了前朝的兴亡史,并以壮烈的心情回顾了前朝那些为正义而斗争者的命运,这种再认识不仅增强了他原有的信仰和信念,同时更激发起他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宁死不悔的壮烈胸怀。至此,诗人那崇高而完美的形象、高尚的追求、洁白的人格、坚贞的操守、高贵的心性、傲岸的情怀、唯美的思想,如日月经天,光照后世,成为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而万事永存。

读离骚旳感想大概800字(离骚高考考不考)帮帮网

离骚高考考不考

高考当然是考过离骚的
离考离骚是历年,每一年高考的重点,每一年的高考都会浅浅的考到一些有关于离骚的问题
而且默写的时候也是会考过离骚的,因为它里面有非常多难写的字
而且他表达的精神也是非常的积极向上的,所以说它是非常容易考的

读离骚旳感想大概800字(离骚高考考不考)

2023年高考必背篇目

2023年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有《离骚》、《诗经》、《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新高考古诗词怎么学习

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能阅读浅易古诗文就是一种关键的语文能力,而能力的养成必须以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因此,除了通过阅读古诗文语言材料进行知识积累以外,培养语感也是学好古诗文的捷径,而朗读、背诵正是培养文言语感最好的方式。

学古诗文最重要的不是会背,而是会用。当孩子积累了一些诗词时,家长可以在亲子共读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让孩子说一说描写诚实的诗句、表达乡愁的诗句。长此以往,当孩子遇到此类作文或情境时,就会自然想到这些诗句,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经典古诗文的时候,要有所选择,着重选一些孩子平常用得着、有现实意义的古诗文让孩子诵读,并且想办法让古诗文的中情境与孩子日常生活体验。例如,《春晓》,孩子读这样的诗,就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从而产生共鸣,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诗歌。

以上就是帮帮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帮帮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读离骚旳感想大概800字(离骚高考考不考)”相关推荐
离骚2024高考背诵段落 高考古诗词背诵
离骚2024高考背诵段落 高考古诗词背诵

高考必背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人教版以下是我自己整理的供我自己的学生们晨读背诵的高中新课标人教版详细必背篇目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5)规定背诵篇目总集总目录: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1)1、《沁园春•长沙》2、《雨巷》3、《再别康桥》4、《烛之武退秦师》5、《荆轲刺秦王》(第8段)6、《记念刘和珍君》(第2、4节)新课标高中人教版必修(2)1

2023-12-01 11:18:09
高考后的骚扰电话什么时候可以停止?
高考后的骚扰电话什么时候可以停止?

高考后的骚扰电话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您好:如果您经常被骚扰电话或垃圾短信所困扰,可以尝试安装腾讯手机管家进行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拦截与防御喔。管家可以将讨厌的号码设为黑名单。详细操作如下。1.安装腾讯手机管家并进入界面,在安全防护中找到骚扰拦截一栏:2.进入后即可在“短信”一栏下,查看短信或点击短信后可对该短信号码进行“删除、举报、更多(恢复到手机收件箱/加入白名单/加入黑名单)

2023-11-27 03:07:14
离高考多少天2024 离高考还有多少天2024
离高考多少天2024 离高考还有多少天2024

本文目录一览:1、2024年高考还剩多少天?2、离高考还有多少天20243、离2024高考还有多少天倒计时2024年高考还剩多少天?距离2024年高考剩余日期介绍如下:324天。2024年高考时间:2024年06月07日星期五农历五月初二。高考注意事项:1、掌握时间心不慌掌握考试时间,迟到15分钟不得进场,一般要提早20分钟,充分利用开考前的五分钟,认真倾听监考

2023-10-17 13:57:51
2024距离高考 距离2024年高考倒计时还有几天
2024距离高考 距离2024年高考倒计时还有几天

今天距离2024高考还有多少天?截止到2022年9月24日,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622天(如果高考不延期的情况下)。普通高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综合措施,择优录取。高考是由教育部规定的,由省级教育考试中心或执行独立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制定考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和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名称必须与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安排一致。

2023-10-16 15:30:45
离高考多少天2024 离2024高考还有多少天 倒计时
离高考多少天2024 离2024高考还有多少天 倒计时

本文目录一览:1、离2024高考还有多少天倒计时2、距离2024年高考剩余日期3、离高考还有多少天2024离2024高考还有多少天倒计时离2024高考还有多少天倒计时介绍如下:高考倒计时: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241天。目标时间:2024-06-0709:00:00。高考是每个中国学生都要经历的一场考试,对于我们来说,高考不仅仅是一个考试,更是一种人生的阶段。走出高考考场,

2023-10-17 13:58:04
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多少天 不分文理科
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多少天 不分文理科

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多少天如何备战高考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10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高考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2023高考倒计时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10天。通常情况下,各地每年高考时间大致都在6月7号8号,但是,如有特殊情况也会调整高考时间。当然,部分省市采取新高考模式,考试时间上也会有出入,比如:“3+1+2

2023-05-09 17:04:30
离2024年高考还剩 今天距离高考2024倒计时还有几天
离2024年高考还剩 今天距离高考2024倒计时还有几天

今天距离高考2024倒计时还有几天从2023年12月13日开始计算,假设高考在6月1日举行,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167天。2024年高考通常在6月份举行,具体日期可能会根据当年的安排有所变动。假设高考在6月1日举行,那么从2023年12月13日开始计算,距离高考的倒计时是:2023年12月有16天(从13日到31日),2024年1月有31天,2024年2月有28天(平年),20

2024-01-19 03:52:24
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多少天 青海高考复读生新政策
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多少天 青海高考复读生新政策

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多少天如何备战高考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10天。2023高考时间:6月7日,星期三(癸卯年)四月二十。高考考试时间为6月7日至8日。(部分地区高考时间为3天或4天)。2023高考倒计时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10天。通常情况下,各地每年高考时间大致都在6月7号8号,但是,如有特殊情况也会调整高考时间。当然,部分省市采取新高考模式,考试时间上也会有出入,比如:“3+1+2

2023-03-18 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