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 02:22:02 | 帮帮网
冲的志愿被录取的概率不是很大
资料拓展:
志愿填报是高考录取之前的一个项目,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当然,这里的基本前提一定不能忽略,即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之间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合理的级差,从高到低,依次应该有5至8分的距离。
级差的确定则应当以往年(最好是近三年来)各个院校及其内部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依据,整理、分析出院校及专业的基本走势,这是填报志愿必须要做的基本功。然后,再对照自己的成绩或区域排名位次,做出适当的选择。
出于策略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已经达到一本录取线、甚至高出许多分的考生在一本的志愿里,纷纷选择“不服从”,目标主要是为了考取二本中理想的院校、理想的专业,而变相放弃与自己分数相当的一本院校。
因为虽然是一本的成绩,但名校却进不去,差一点的一本院校又提不起兴趣,直接放弃一本的志愿全都不填吧,有可能与意想不到的机会失之交臂,所以干脆就填上最理想的名校、最好的专业,录取最好,不录取也不失去什么,但就是绝不服从调剂,进而表现出足够的胆略与智慧。
退档而降低到下一批次录取的担心,往往只发生在极少数“踩线”(指刚刚处在本批次的录取线上一点点、成绩有微弱优势)的考生身上,绝大多数考生都不会遭遇这种情况。
招生主管部门在每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前,都增设了补偿性措施,即通知那些处于本批次分数段内但尚未被正式录取的考生,补填“征求志愿”,尽量不让每一个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的失误而被动“落榜”。
高考志愿冲一冲填1-2个比较合理。毕竟冲一冲有一定风险,因此不能多填。
填报志愿的技巧和建议:
1、充分了解自己: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考虑到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和目标,选择与之相符合的专业和学校。了解自己,有利于更好地匹配合适的志愿。
2、研究学校和专业:详细了解各大学的特点、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以及就业情况等,对比不同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同时,深入了解感兴趣的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以及相关的实习、实践机会等。
3、多角度评估:除了学校声誉和专业就业情况外,还要考虑地理位置、学费、生活成本、校园环境等方面。综合评估多个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志愿。
4、设定备选志愿:设定备选志愿是防止填报志愿时出现意外的重要策略。确定前几个优先志愿后,选择1-2个备选志愿,这样可以在填报时有更多选择余地,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帮帮网
5、善用填报系统:熟悉和了解所用填报系统的操作规则和流程,按照指南正确填报志愿。仔细核对填报信息,确保准确无误,并注意填写顺序和优先级的设置。
6、咨询和建议:向家长、老师、学长学姐等寻求意见和建议,他们可能有对学校和专业的更深入的了解和经验分享。同时,也可以参加相关的招生咨询会和校园开放日等活动,直接与学校和专业的负责人或学生交流。
最重要的是,填报志愿时要理性对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作出选择,不被他人的影响和压力左右。最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填报高考志愿的流程如下
1、收集信息:了解各大学和专业的相关信息,包括学校的特点、专业设置、录取要求、就业前景等。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招生简章、咨询会等渠道获取信息。
2、自我评估:评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和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考虑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3、初步设定志愿:根据自我评估的结果和收集到的信息,初步设定志愿,包括优先志愿(首选志愿)、备选志愿等。同时也可以考虑填报一些保底志愿,以确保录取机会。
4、咨询和建议:与家长、老师、学长学姐等进行沟通和咨询,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也可以参加相关的招生咨询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与学校和专业的负责人或学生交流。
5、调整和优化志愿:根据咨询和建议的结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对初步设定的志愿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志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确定最终志愿顺序:根据个人考量和评估结果,确定最终的志愿顺序。通常,优先志愿放在前面,备选志愿放在后面。
7、填报志愿:按照填报系统的要求,准确填写志愿信息。注意填写顺序和优先级设置,并仔细核对填报信息的准确性。
8、提交志愿: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提交填报的志愿信息。确保提交成功并保留好相关的确认材料。
高考冲志愿冲可以冲500~1000名左右,因为全国高考人数很多,每年的成绩或者其他因素波动很大,冲500~1000名左右既保守又有可能可以捡漏上比较理想的大学。
高考冲刺阶段选择冲刺名次的策略对于考生非常重要。如果冲刺得过低,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如果冲刺得过高,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压力。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通过参考历年高考分数线,了解自己的目标及其可行性。在决定冲刺范围时,考生可参考自己所报志愿录取分数线,将自己的目标设在这个范围内。在考虑冲刺范围时,考生可采取有策略的方法。比如,在报考的大学中,将目标分为较高、较低和适当的三个范围,并设定明确的冲刺目标。在冲刺的时候,首先冲刺适当范围内的目标,而后再考虑较高和较低范围内的目标。
通过合理地设定适当的冲刺范围以及有策略的冲刺目标,考生不仅可以避免因冲刺目标过高而带来的不必要压力,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事半功倍的志愿名单,从而提高填报效率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以上就是帮帮网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冲志愿冲多少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帮帮网!填报志愿怎样冲一冲稳一稳填报志愿怎样冲一冲稳一稳:第一志愿是冲。1、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无论是被投档还是搜索下一个志愿,对后续志愿的影响都不大。所以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时,要挑选一所稍高于自身成绩水平且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院校,去冲一冲。如果被排在志愿前面的专业组录取,就没有机会参加后续专业组的录取了。2、不过冲一冲的院校只是有可能的录取
高考志愿填报关于"录取分"的含义-录取分分是指高校在招生年度在某一招生地区录取的成绩一名考生的分数。分在考生填报志愿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录取最低分最低分是指被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孤立的最低分在填报志愿中的参考意义不大,考生千万不要认为成绩达到了最低分就有可能被录取,这是非常危险的。-录取平均分平均分是指所有被录取考生的平均分数。平均分,是考生当年进入高校
高考填报志愿时,什么叫冲一冲、稳一稳?一、冲一冲是什么意思即考生填报平行志愿的第一志愿时,要挑选一所往年录取分数略高于自身成绩且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院校,凭运气去冲一冲。但这个冲高的分数还是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是选择录取分数高于自身成绩0~10分以内的院校,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随意乱填。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于自己理想的院校且分数较高,大家可选择冲一冲,但冲高不是“漫天要价
高考志愿填报,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可以提高投档命中率和性价比,也可以降低填报志愿的风险,那么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比例是多少呢?冲稳保垫之间多少位次合适?本期老师将为大家一一解答。一、高考志愿填报冲稳保比例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七分考三分报,高考志愿填报在录取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地位,众所周知高考志愿填报讲究的是冲稳保垫,那这四个梯度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比例最好呢?以下为大家推荐
在全国各省,志愿投档一般会遵循平行志愿的方式,而在这种模式下,同学们大都会按照冲稳保的梯度填报。那么如何设置冲稳保梯度?高考冲稳保与位次怎么安排?平行志愿先保稳的还是高的?平行志愿填报先后顺序有关系吗?本期,小编将就以上问题一一解答,供参考。一.高考报志愿冲稳保策略受高考模式的影响,各省的志愿数量是不同的,但无论填报的数量是多少,采用冲稳保策略合理设置院校填报梯度是一个通用的策略。但在设
2022年高考志愿冲稳保分差多少合适怎么把握高考志愿“冲”“稳”“保”的参考标准,就是历年来各高校学校投档录取结果,12个学校,以考生考分为中心,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浮动。高考志愿冲稳保合适分差“冲”“稳”“保”的参考标准,就是历年来各高校学校投档录取结果,12个学校,以考生考分为中心,以2~5分为一段,上下依次浮动。如一名600分的考生,12个志愿参考学校往年的录
高考志愿填报梯度怎么把握把握高考志愿填报梯度方法如下:1、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和该考生所在省份的志愿个数设置来定。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冲的志愿不要高于考生成绩20分,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成绩X分,那么从x+1到X+20分之间的院校作为冲的志愿。此区间适合志愿数在16个以上的省份。如果志愿数在8-16之间,建议冲的志愿区间设置为X+1到X+10之间,如果志愿数在8个以下,建议冲志愿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在即,很多同学对于第一志愿的填报存在疑惑,例如第一志愿是冲还是稳?第一志愿很容易被录取吗?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答。一、第一志愿是冲还是稳?看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选择冲。因为在高校志愿填报中,无论是志愿数量还是招生批次,都是按照确保稳定的顺序来填报的。所以通常第一志愿还是可以选择“冲”的。之所以把冲志愿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根据平行志愿的投档规则,无论是被投档还是搜索下
2023-06-08 12:53:17
2023-08-31 01:57:37
2023-08-28 00:05:00
2023-08-26 03:59:22
2023-06-11 02:31:53
2023-06-04 11: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