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15:51:11 | 帮帮网
近年来,湖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坚持德技并修,培育“湖湘工匠”。以思政教育立德,出台加强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展校内外劳动实践,培养青年学生劳动精神和劳动技能。以红色资源铸魂,充分利用湖南丰厚人文资源,以家国情怀、人格修养、法治意识等为重点,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引导青年学生传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忍不拔”的湖南精神。以“两查三赛”强技,开展学生专业技能和毕业设计抽查,2018年,高职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由2010年的70.1%提升至94.3%,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率由2016年的81.2%提升至95.4%。组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业规划大赛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深化产教融合,助推“产业兴湘”。把职业教育纳入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出台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意见、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推进学校和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全方位融合。对接“一核三极四带”城市战略,推动长沙、株洲等6个城市建成职教基地。对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实施农村中职教育攻坚计划,推动每个县市办好一所示范公办中职学校。省级以上园区布局职业院校145所、在校生59.6万人,在校生人数占全省总规模的48.8%。对接湖南四大经济板块,通过“撤、转、并、增”等措施,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新增专业点601个、撤销专业点223个,对接全省工业领域11大产业的专业点达2125个、在校生63.7万人,分别占全省专业点和在校生总数的49%、52%,成为“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加速迈进的重要支撑。
打造特色专业群,践行“科教强省”。把卓越高职学院和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纳入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建设卓越高职学院20所、一流特色专业群138个。近三年,省本级投入12.6亿元,通过绩效管理、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等方式,激发院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校企共建湘绣、湘菜、湘瓷、湘茶等“湘”字特色产业学院5个,遴选3个城市、51所院校、125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组建省级职教集团36个,定期开展产教融合对话活动。依托特色专业群,牵头成立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协作联盟。助力人才扶贫,每年公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1.2万人;助力产业帮扶,扶助农业产业项目5.04万亩,建立电商平台183个,新增产业效益2.1亿元;助力乡风文明,义诊贫困人员1.1万人,制定乡村规划157个,开展文化宣传服务4万人次。
又到秋季开学季,各地大学陆续开学迎新。记者近日从湖南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目前,我省在高等教育本专科阶段建立起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三大资助项目为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分忧
一是新生入学资助项目。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中央财政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设立了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用于一次性补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校报到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生活费。
2018年,我省该项目资金集中安排到52个贫困地区。重点资助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兼顾其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省内院校录取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新生每人1000元。帮帮网
二是泛海助学行动(2017年—2020年)。资助对象为具有湖南户籍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且通过当年全国高考被全日制本科高校录取的,均可提交资助申请。资助标准为每人5000元。
三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读学生。贷款额度为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
如果错过三大资助项目的学生,也不用着急。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的当天,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报到,学校先为新生办理入学手续,让新生先入校学习,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七项举措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一是国家助学金。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资助标准分为每人每年2000元、3000元、4000元共3个档次,每学年评定一次。二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每学年评选一次。三是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每学年评选一次。四是勤工助学。五是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六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从2015年起,到我省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县,国家、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民族自治县和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共52个贫困地区的县级政府驻地以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3年(含3年)以上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包括普通本专科生、高职生、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实行学费补偿,连续补偿3年。七是学校资助措施。各高校利用从事业收入提取的资助资金、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等,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用于奖励和资助本校学生。
教育部批复湖南商学院更名为湖南工商大学近日,教育部致函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湖南商学院更名为湖南工商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南朝岳麓,东顾湘江,拥有70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涵盖经、管、工、理、法、文、艺等学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优秀人才领衔的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
湖南省扎根湖湘大地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近年来,湖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德技并修,培育“湖湘工匠”。以思政教育立德,出台加强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
湖南省扎根湖湘大地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近年来,湖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德技并修,培育“湖湘工匠”。以思政教育立德,出台加强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
湖南省扎根湖湘大地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近年来,湖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德技并修,培育“湖湘工匠”。以思政教育立德,出台加强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
湖南省扎根湖湘大地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近年来,湖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德技并修,培育“湖湘工匠”。以思政教育立德,出台加强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
湖南:7月25日前公布成绩8日下午5时,随着外语科目考试终了铃响起,我省2020年普通高考圆满结束。截止到8日下午5时45分,省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没有接到失密泄密、群体性作弊等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工作差错的报告,全省没有出现因极端天气等影响高考和因人员聚集引起疫情的情况,社会反响平稳,实现了省委、省政府保平安、保质量、保公平和零差错、零事故目标。今年我省实际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39.4万人
湖南省扎根湖湘大地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近年来,湖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德技并修,培育“湖湘工匠”。以思政教育立德,出台加强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
湖南省扎根湖湘大地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近年来,湖南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德技并修,培育“湖湘工匠”。以思政教育立德,出台加强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
2023-06-13 12:25:02
2023-08-03 03:36:07
2023-06-12 09:20:42
2023-05-10 13:39:04
2023-04-24 17:17:52
2023-04-13 02:15:18